第6章
  毕竟余年放归之后,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大家都不愿意错过这次可能见面的机会。
  但可惜的是,门口的众人等了一早上都没有等来余年,只等来了运送余年的车已经从侧门离开的消息。
  只因为今天来看余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并且还在源源不断增加中。
  基地也没想到余年的人气竟然会这么高。
  偏偏余年又和其他习惯展出的大熊猫不同,他从小到大都没见过这么多人类,更何况此时他还被关在笼子里没有自由,若是被吓到应激会影响到今日的放归。
  基地出于对余年的情绪考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没有人的侧门。
  得知这个消息后,聚集的人们都很是遗憾,直播间的粉丝网友们就更失落了。
  甚至有网友没忍住发弹幕哭嚎:
  “余年这么可爱漂亮的小熊,基地真的不能把他收编嘛?!”
  这条弹幕一发出,很快就有粉丝道:
  “虽然基地的生活确实好,但余年是一只野生大熊猫啊,他怎么可能适应得了圈养的生活?”
  “是啊,余年肯定也一直在期待今天的放归吧。”
  也得亏叶余年现在没有手机,否则他看到这条弹幕肯定会气得跳起来。
  偏见!都是偏见!
  他期待个毛线自由啊!
  他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混吃等死,谁期待野外的自由生活啊!
  叶余年恨不得这辈子都赖在基地不走了。
  可谁让大熊猫和人类语言不通,小熊熊的胳膊也拗不过人类的大腿。
  叶余年会走进这笼子里,只是暂时的妥协。
  暂时的!
  哼,等待会儿工作人员一离开,他就马不停蹄地跟着一起回基地。
  叶余年进了笼子后,没多久饲养员就将他运上了一辆小型货车,载着他朝着放归地驶去。
  这一路上,饲养员一直很照顾叶余年的情绪,担心他被关在笼子里会不安,隔三差五就会停下车查看叶余年的情况。
  让所有工作人员欣慰的是,余年这一路上都没有表现出半点不适。
  他一进笼子后就乖乖坐着开始吃窝窝头,吃完窝窝头炫小苹果,最后就连饲养员给他准备的竹子“毛毯”都全部进了余年的肚子。
  工作人员哑然失笑:“余年是真的心大,一直在吃。”
  叶余年听到这句话,嚼嚼嚼的动作微顿了一下,有些不满在心里嘀咕,他才没有心大,他这是未雨绸缪,提前储存体力。
  毕竟叶余年也不清楚基地会把他放归到什么地方,更不清楚野外的环境有没有吃的。
  现在不吃饱,待会儿被放归后哪有力气赶路回基地?
  三辆运送余年的车往深山里开了快两个小时,才终于在一座山头前停了下来。
  基地早在半个月前就在考察余年的最佳放归地点了,经过专家讨论,最终他们一致决定,还是将余年放归到他之前的领地——也就是最初发现余年受伤的山林。
  这一片山林的植被茂盛,大半个山头都密布竹林,是最适合大熊猫居住的环境。
  并且更重要的是,这片山林附近一百多公里都没有发现其他野生大熊猫活动的踪迹。
  大熊猫要直到五岁之后才算成年,而余年今年刚满两岁,在大熊猫界还是一只未成年的小熊。
  尽管在基地养伤的两个半月时间里,余年长胖了一圈,可他现在地体型并没有发育到巅峰,完全比不上其他成年大熊猫,若是在野外因为领地跟其他大熊猫起了冲突,此时的余年下场会很惨。
  更何况熟悉的环境会让余年更安心。
  所以基地经过考虑后,就决定将余年放归在这片山林。
  特制的铁笼下装了滑轮,几名工作人员合力,将一百多斤的余年搬下了车。
  然后几人抬着铁笼子,又朝着山林深处走去。
  整个过程余年都乖巧得不行,在笼子里一声不吭,只是睁着他亮晶晶的眼睛到处看,努力记住周围的一草一木。
  经过半个小时的前进,工作人员们在一片茂密的竹林前停了下来。
  “就这里了,准备放归,其他人赶紧回车上。”负责人说。
  一名工作人员拿着摄像机,记录下了余年放归的最后画面。
  剩下的工作人员全部退到安全距离。
  随着“嘎达”一声,叶余年面前厚重的铁门打开。
  一阵冷风直接吹到了叶余年毛绒绒的脸上,三月的天气还是带着一丝冷意,更何况这里还是深山。
  但大熊猫厚厚的皮毛很好的抵挡住了寒风。
  叶余年知道自己“演戏”的时间到了,他缓缓站起身,伸出吻部,仔细嗅了嗅空气中的味道。
  大熊猫的嗅觉很灵敏,叶余年也没有闻到什么令他不安的味道。
  也是,基地怎么可能会将叶余年放归到一片危险的区域?
  叶余年安心很多,这才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从笼子里面走了出来,朝着前方的竹林深处走去。
  工作人员一直看着余年的背影,直到黑白色的团子和竹林的深绿色彻底融合在一起,再也分不出区别,他们才响起一阵欢呼声,庆祝这次放归的圆满成功。
  当日下午,核桃坪基地的官博放出了一段经过剪辑的视频,视频内容包含了余年从基地离开到放归的完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