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节
虽然最后也能把人接过来,但事情会变得复杂。如果女子年轻,落到这些男人手中,这清白怕是熬不过今晚。
这个世道,女子若失了清白,不说下半辈子被毁个干净,也差不多了。
周围人声鼎沸,特别吵闹,张玉宜感受到男人抓着自己的力道,总算回过神,闻言摇摇头:“没有!我没有其他的亲人。”
顾秋实皱了皱眉。
不应该啊!
但凡想要一些的官员,不可能只守着一个女儿过。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顾秋实没有多问,带着张玉宜挤出人群,附近的这一条街上所有的茶馆酒楼几乎都占满了。顾秋实干脆拦了架马车,直接去五条街之外没有官眷路过的街道,刚好那边出城也方便。
比起方才衙门口的喧闹,这边安静许多。顾秋实就近找了一间客栈,要了房间,又让伙计准备热水。他亲自去附近的成衣铺挑了衣裙和发簪,鞋袜腰带都配上了。
张玉宜对着这个陌生人,确定自己之前不认识他,但莫名的就觉得他可信。方才他只要了一间房,她竟然也不太抵触。
她在水里泡了小半个时辰,肌肤都泡白了,换上衣衫出来,顾秋实想要帮她擦头发,到底还是只递了帕子过去。
张玉宜接过:“多谢公子。”
顾秋实笑了:“我不是什么公子,一个农家小子而已。我买了你,你不会失望吧?”
最后一句,纯粹是开玩笑。
张玉宜急忙摇头,见他笑意盈盈,知道他在逗自己,忍不住瞪了一眼,瞪完后就后悔了。这位可是主子!
“对不住,我……”
恰在此时,有伙计送上饭菜,此时外面天已经黑透了,顾秋实饥肠辘辘:“有什么话,都吃完再说。”
两人相对而坐,张玉宜原本有些放不开,后来见对面的人怡然自得,似乎无论她怎么做怎么吃,他都不会生气,紧绷的心渐渐放松下来。
比起那些满脑肥肠的恶心男人,面前这个朴素的小哥看起来要好得多。
两人吃完,伙计收走了碗筷,又送上茶水。顾秋实给她倒了一杯茶,才问:“按理说,官员家眷不应该只有一人,方才那么多的女眷,你竟然一个亲人都没有。难道你落单了?”
张玉宜捧着茶杯的手瞬间捏紧了些许,她张了张口,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说。顶替犯事的官员家眷这种事传出,旁人可不会管她是不是自愿,只要顶替之事属实,她这条小命就留不住了。
换了旁人,她绝对不会说。可是面前的男人问及,她莫名就有一股告诉他真相的冲动。
“不是落单。”张玉宜一咬牙,决定相信自己的直觉说实话,“今日发卖的这些是三家官眷,两个侯府一个将军府,他们胆大妄为,串通二皇子准备谋反,只是还没动手就被摁住了。”
顾秋实颔首,一般罪名,皇上也不会如此折辱官员家眷。
“那你是什么人,为何混在这群人里?”
张玉宜苦笑:“我爹把我卖给了南侯府,如今我是南侯府大房的嫡长孙女。”
顾秋实好奇:“那真正的侯府嫡女呢?”
“不知,我就没见过她。”张玉宜觉得自己很冤,还对父亲特别失望。
“别想了,跟我回家吧。”顾秋实笑着道:“只是我家很穷,距离城里坐马车都要半日。你早点睡,明天早上启程。”
说完起身出门,“我就住在隔壁,有什么事你就大喊。”
张玉宜松了口气,再怎么对这个朴素的年轻人有好感,她也不想见面第一天就同房住。
翌日回村的路上,张玉宜手里捏着一张纸,整个人恍恍惚惚。她手中捏的是卖身契,确切地说,是已经盖了废除字样的卖身契。
从今往后,她不是奴婢,只是个普通的姑娘家,再没有主子。
“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顾秋实心情很好,笑道:“这大概是前世的缘分,回头我禀明长辈,请媒人朝你提亲。你该不会不愿意嫁给我吧?”
张玉宜急忙摇头。
摇完头又觉得自己太不矜持,不过,话说回来,在未婚夫面前,也不用过于矜持。
“我愿意。”
声音虽小,到底是说出了口。
*
顾秋实进城一趟就带了个大美人回来,这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紧接着四散开去。
媒人原本都看好了两个姑娘,就等着找机会跟冯铁柱相看,结果,一转头人家就有未婚妻了。
这还真是只看眼缘。
原本媒人还以为他说的看眼缘是推脱之语,没想到是真的。
冯父对于这送上门来的儿媳妇,真的特别满意。这可是京城来的姑娘,哪怕只是普通人家出身,也很了不得。
第641章 犯人的儿子 九
反正家里不缺钱, 张玉宜回来时只有两三套衣裙。冯父觉得不够,平时穿还行,成亲的话, 还是要穿艳丽一些的大红,于是,他当天就催促儿子带着未婚妻去镇上买衣裙。
定亲一事,顾秋实交给了那个想要帮他说亲的媒人。
这些媒人为了促成一对新人可能会胡说八道, 但真正办起婚事来,她们也绝对不含糊。
张玉宜到冯家的第二日,媒人就准备好了上门提亲的礼物。张玉宜接了, 当场答应了这门婚事。
原本她以为自己会沦为小妾, 且活不了多久,如今已经比预想的要很多,最重要的是, 她不抵触自己的未婚夫。如果早知道被卖了会遇上这个人,她……绝对不会那么抵触。
顾秋实还真就带着张玉宜到处转悠, 如今这水田里的稻穗已经压弯了枝头, 田里不需要水, 等稻穗变黄,就可以收割。
这是一年之中最闲的时间。
张玉宜到了镇上,顾秋实给她买了许多的小东西, 之前怕节外生枝,两人没有在城里多逗留。
头绳发带簪子之类,张玉宜真的不多。
逛得累了,两人还去酒楼吃饭。顾秋实特意避开了马家人的铺子, 据说是马姑娘愿意嫁冯铁柱,所以媒人才会上门提议让二人相看。顾秋实不想引起任何人的误会。
镇上到村里不远, 走路只需要小半个时辰,两人买的东西不多,刚好又找不到车,于是干脆腿着回去。
走到洛水村外面,顾秋实碰见了熟人。
何翠云站在那里,面色格外复杂,她没有主动喊人。
张玉宜察觉到那妇人在打量自己,她扯了扯身边人的袖子:“你认识吗?怎么不喊人?”
“这是我娘。”顾秋实快走一步,“一会儿不管她说什么,你都别搭理。”
张玉宜昨天就到了冯家,也知道了一些冯家父子俩身上发生的事,看到何翠云,她挺尴尬的。
只看两人的身份,张玉宜该恭敬地上唤一声伯母。可就凭何翠云干的那些事,张玉宜若要护着自己未婚夫,那就绝对不能与之亲近。
未婚夫妻俩直接就要走,何翠云眼看两人就要离开了也不和自己打招呼,忍不住问:“铁柱,这就是你为自己寻的未婚妻吗?”
顾秋实颔首。
何翠云以为,她和儿子唯一能拉近关系的机会就在儿媳妇,如今这儿媳是外地的,那绝对不能指望她帮忙拉近母子之间的感情。
如果可以,何翠云还是更喜欢镇上的马姑娘做儿媳。
“听说这姑娘是城里来的?”
她从头到尾没有正眼瞧张玉宜,表示出了十足的蔑视。
姑娘家都要脸面,被未婚夫的亲娘如此嫌弃,只要不傻,都绝对会打退堂鼓。
但是,顾秋实为了保全未婚妻的颜面,没说她是犯官的家眷,只说她是城里的姑娘,在家中不得宠,被他花了十几两的聘礼接了回来。
“是!”顾秋实一脸严肃,“你还想说什么?是不是想说城里来的姑娘不会踏实和我过日子?”
这话还真说到了何翠云的心坎上。
她确实打算以此来劝儿子放弃这个未婚妻,其实心里也是真的这么想。
许多人都不愿意要外地的儿媳妇,一来是因为离得远了,做不到知根知底,万一儿媳过个几天日子人跑,上哪儿找人去?
二来,外地的儿媳妇在当地很融入,回娘家一趟花销巨大。又不能拦着人不回。
“铁柱,婚姻大事很要紧,不可草率,你得考虑好。”
“我考虑得很清楚,既然把人带了回来,我就会对她负责。我这辈子,要么不娶妻,要么就只娶她一人。”顾秋实一脸严肃,“我不管你怎么想,也随你怎么劝,反正我不会改变已经决定了的事。”
何翠云眼泪瞬间就下来了:“我是你娘啊!在这个世上,再没有比我更疼你的女人了。”
“你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娘,除了疼我之外,你还会疼他们姐弟三人。”顾秋实语气不耐,“你既然不想住在婆家,就赶紧想法子搬出来,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还有空操心我……你还是太闲。”
何翠云看见儿子这样,真的特别伤心。
先是儿子在她和其他女人之间选择了后者,紧接着儿子又在未来妻子面前如此对她。
如此,她以后在儿媳妇跟前,还有什么脸面?
“铁柱,你帮帮我吧,我们是想搬出来住,但没有银子……”
顾秋实语气愈发不耐:“你走的时候都没有拿银子给我,我身上就得几百个铜板。你让我怎么帮你?现在我还要娶媳妇,玉宜是城里的姑娘,这样不明不白住在家里,外人会说闲话。这婚期定在了下个月,准备婚事需要的银子我都不知道去哪里找,你不说帮我的忙,反而还问我要银子……我这条命你要不要?拿去好了。”
确实如此。
家中所有的积蓄何翠云并没有亲自交到顾秋实手中。
这银子在顾秋实手里,只是他们以为。
何翠云脸色微变:“你真的没有找到?”
顾秋实拉了张玉宜的袖子,直接入村。
原本何翠云还想逮住儿子再问几句,刚好村里又有人来,她只好放弃。
垂头丧气回到吴家,最近这院子里住的人多,何翠云也不愿意被婆婆嫌弃,将这院子里里外外打扫了几遍,看着要比原先清爽了不少。
吴志富伤养好,又受了伤,最近两天可以勉强下地。他在那黑漆漆的屋子里待得心情烦躁,好不容易能起身了,拄着个拐棍在院子里转悠。看见何翠云进门,他立即追问:“你又去哪儿了?”
何翠云叹气:“还能去哪儿?铁柱定亲了,原先我的那些打算不成,我想去看看未来儿媳。”
吴志富忙追问:“他愿意听你的话退亲吗?”
“不愿意,那姑娘已经住到了冯家。这婚事要是不成,她也没了活路。铁柱是个负责任的孩子,说什么也不肯退亲。”何翠云跑了半日,特别热,去厨房打了一碗凉水喝,发现水缸又见了底。
自从嫁入冯家,何翠云就没有挑过水。因为冯家院子里就有一口井,洗菜也好,洗碗也罢,包括洗衣裳,那都可以在井边完成。冯父是个妥贴的人,还专门用青石板铺了一条水沟,倒水也很方便。
也是到了吴家,何翠云才察觉到挑水的处处不便。
挑水要走半里路,要是不会挑,满桶水挑回来只剩下半桶,因为家里人多,光是做饭就要用不少水,所以洗衣裳洗菜,都只能去半里之外的小河。
这个世道,女子若失了清白,不说下半辈子被毁个干净,也差不多了。
周围人声鼎沸,特别吵闹,张玉宜感受到男人抓着自己的力道,总算回过神,闻言摇摇头:“没有!我没有其他的亲人。”
顾秋实皱了皱眉。
不应该啊!
但凡想要一些的官员,不可能只守着一个女儿过。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顾秋实没有多问,带着张玉宜挤出人群,附近的这一条街上所有的茶馆酒楼几乎都占满了。顾秋实干脆拦了架马车,直接去五条街之外没有官眷路过的街道,刚好那边出城也方便。
比起方才衙门口的喧闹,这边安静许多。顾秋实就近找了一间客栈,要了房间,又让伙计准备热水。他亲自去附近的成衣铺挑了衣裙和发簪,鞋袜腰带都配上了。
张玉宜对着这个陌生人,确定自己之前不认识他,但莫名的就觉得他可信。方才他只要了一间房,她竟然也不太抵触。
她在水里泡了小半个时辰,肌肤都泡白了,换上衣衫出来,顾秋实想要帮她擦头发,到底还是只递了帕子过去。
张玉宜接过:“多谢公子。”
顾秋实笑了:“我不是什么公子,一个农家小子而已。我买了你,你不会失望吧?”
最后一句,纯粹是开玩笑。
张玉宜急忙摇头,见他笑意盈盈,知道他在逗自己,忍不住瞪了一眼,瞪完后就后悔了。这位可是主子!
“对不住,我……”
恰在此时,有伙计送上饭菜,此时外面天已经黑透了,顾秋实饥肠辘辘:“有什么话,都吃完再说。”
两人相对而坐,张玉宜原本有些放不开,后来见对面的人怡然自得,似乎无论她怎么做怎么吃,他都不会生气,紧绷的心渐渐放松下来。
比起那些满脑肥肠的恶心男人,面前这个朴素的小哥看起来要好得多。
两人吃完,伙计收走了碗筷,又送上茶水。顾秋实给她倒了一杯茶,才问:“按理说,官员家眷不应该只有一人,方才那么多的女眷,你竟然一个亲人都没有。难道你落单了?”
张玉宜捧着茶杯的手瞬间捏紧了些许,她张了张口,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说。顶替犯事的官员家眷这种事传出,旁人可不会管她是不是自愿,只要顶替之事属实,她这条小命就留不住了。
换了旁人,她绝对不会说。可是面前的男人问及,她莫名就有一股告诉他真相的冲动。
“不是落单。”张玉宜一咬牙,决定相信自己的直觉说实话,“今日发卖的这些是三家官眷,两个侯府一个将军府,他们胆大妄为,串通二皇子准备谋反,只是还没动手就被摁住了。”
顾秋实颔首,一般罪名,皇上也不会如此折辱官员家眷。
“那你是什么人,为何混在这群人里?”
张玉宜苦笑:“我爹把我卖给了南侯府,如今我是南侯府大房的嫡长孙女。”
顾秋实好奇:“那真正的侯府嫡女呢?”
“不知,我就没见过她。”张玉宜觉得自己很冤,还对父亲特别失望。
“别想了,跟我回家吧。”顾秋实笑着道:“只是我家很穷,距离城里坐马车都要半日。你早点睡,明天早上启程。”
说完起身出门,“我就住在隔壁,有什么事你就大喊。”
张玉宜松了口气,再怎么对这个朴素的年轻人有好感,她也不想见面第一天就同房住。
翌日回村的路上,张玉宜手里捏着一张纸,整个人恍恍惚惚。她手中捏的是卖身契,确切地说,是已经盖了废除字样的卖身契。
从今往后,她不是奴婢,只是个普通的姑娘家,再没有主子。
“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顾秋实心情很好,笑道:“这大概是前世的缘分,回头我禀明长辈,请媒人朝你提亲。你该不会不愿意嫁给我吧?”
张玉宜急忙摇头。
摇完头又觉得自己太不矜持,不过,话说回来,在未婚夫面前,也不用过于矜持。
“我愿意。”
声音虽小,到底是说出了口。
*
顾秋实进城一趟就带了个大美人回来,这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紧接着四散开去。
媒人原本都看好了两个姑娘,就等着找机会跟冯铁柱相看,结果,一转头人家就有未婚妻了。
这还真是只看眼缘。
原本媒人还以为他说的看眼缘是推脱之语,没想到是真的。
冯父对于这送上门来的儿媳妇,真的特别满意。这可是京城来的姑娘,哪怕只是普通人家出身,也很了不得。
第641章 犯人的儿子 九
反正家里不缺钱, 张玉宜回来时只有两三套衣裙。冯父觉得不够,平时穿还行,成亲的话, 还是要穿艳丽一些的大红,于是,他当天就催促儿子带着未婚妻去镇上买衣裙。
定亲一事,顾秋实交给了那个想要帮他说亲的媒人。
这些媒人为了促成一对新人可能会胡说八道, 但真正办起婚事来,她们也绝对不含糊。
张玉宜到冯家的第二日,媒人就准备好了上门提亲的礼物。张玉宜接了, 当场答应了这门婚事。
原本她以为自己会沦为小妾, 且活不了多久,如今已经比预想的要很多,最重要的是, 她不抵触自己的未婚夫。如果早知道被卖了会遇上这个人,她……绝对不会那么抵触。
顾秋实还真就带着张玉宜到处转悠, 如今这水田里的稻穗已经压弯了枝头, 田里不需要水, 等稻穗变黄,就可以收割。
这是一年之中最闲的时间。
张玉宜到了镇上,顾秋实给她买了许多的小东西, 之前怕节外生枝,两人没有在城里多逗留。
头绳发带簪子之类,张玉宜真的不多。
逛得累了,两人还去酒楼吃饭。顾秋实特意避开了马家人的铺子, 据说是马姑娘愿意嫁冯铁柱,所以媒人才会上门提议让二人相看。顾秋实不想引起任何人的误会。
镇上到村里不远, 走路只需要小半个时辰,两人买的东西不多,刚好又找不到车,于是干脆腿着回去。
走到洛水村外面,顾秋实碰见了熟人。
何翠云站在那里,面色格外复杂,她没有主动喊人。
张玉宜察觉到那妇人在打量自己,她扯了扯身边人的袖子:“你认识吗?怎么不喊人?”
“这是我娘。”顾秋实快走一步,“一会儿不管她说什么,你都别搭理。”
张玉宜昨天就到了冯家,也知道了一些冯家父子俩身上发生的事,看到何翠云,她挺尴尬的。
只看两人的身份,张玉宜该恭敬地上唤一声伯母。可就凭何翠云干的那些事,张玉宜若要护着自己未婚夫,那就绝对不能与之亲近。
未婚夫妻俩直接就要走,何翠云眼看两人就要离开了也不和自己打招呼,忍不住问:“铁柱,这就是你为自己寻的未婚妻吗?”
顾秋实颔首。
何翠云以为,她和儿子唯一能拉近关系的机会就在儿媳妇,如今这儿媳是外地的,那绝对不能指望她帮忙拉近母子之间的感情。
如果可以,何翠云还是更喜欢镇上的马姑娘做儿媳。
“听说这姑娘是城里来的?”
她从头到尾没有正眼瞧张玉宜,表示出了十足的蔑视。
姑娘家都要脸面,被未婚夫的亲娘如此嫌弃,只要不傻,都绝对会打退堂鼓。
但是,顾秋实为了保全未婚妻的颜面,没说她是犯官的家眷,只说她是城里的姑娘,在家中不得宠,被他花了十几两的聘礼接了回来。
“是!”顾秋实一脸严肃,“你还想说什么?是不是想说城里来的姑娘不会踏实和我过日子?”
这话还真说到了何翠云的心坎上。
她确实打算以此来劝儿子放弃这个未婚妻,其实心里也是真的这么想。
许多人都不愿意要外地的儿媳妇,一来是因为离得远了,做不到知根知底,万一儿媳过个几天日子人跑,上哪儿找人去?
二来,外地的儿媳妇在当地很融入,回娘家一趟花销巨大。又不能拦着人不回。
“铁柱,婚姻大事很要紧,不可草率,你得考虑好。”
“我考虑得很清楚,既然把人带了回来,我就会对她负责。我这辈子,要么不娶妻,要么就只娶她一人。”顾秋实一脸严肃,“我不管你怎么想,也随你怎么劝,反正我不会改变已经决定了的事。”
何翠云眼泪瞬间就下来了:“我是你娘啊!在这个世上,再没有比我更疼你的女人了。”
“你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娘,除了疼我之外,你还会疼他们姐弟三人。”顾秋实语气不耐,“你既然不想住在婆家,就赶紧想法子搬出来,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还有空操心我……你还是太闲。”
何翠云看见儿子这样,真的特别伤心。
先是儿子在她和其他女人之间选择了后者,紧接着儿子又在未来妻子面前如此对她。
如此,她以后在儿媳妇跟前,还有什么脸面?
“铁柱,你帮帮我吧,我们是想搬出来住,但没有银子……”
顾秋实语气愈发不耐:“你走的时候都没有拿银子给我,我身上就得几百个铜板。你让我怎么帮你?现在我还要娶媳妇,玉宜是城里的姑娘,这样不明不白住在家里,外人会说闲话。这婚期定在了下个月,准备婚事需要的银子我都不知道去哪里找,你不说帮我的忙,反而还问我要银子……我这条命你要不要?拿去好了。”
确实如此。
家中所有的积蓄何翠云并没有亲自交到顾秋实手中。
这银子在顾秋实手里,只是他们以为。
何翠云脸色微变:“你真的没有找到?”
顾秋实拉了张玉宜的袖子,直接入村。
原本何翠云还想逮住儿子再问几句,刚好村里又有人来,她只好放弃。
垂头丧气回到吴家,最近这院子里住的人多,何翠云也不愿意被婆婆嫌弃,将这院子里里外外打扫了几遍,看着要比原先清爽了不少。
吴志富伤养好,又受了伤,最近两天可以勉强下地。他在那黑漆漆的屋子里待得心情烦躁,好不容易能起身了,拄着个拐棍在院子里转悠。看见何翠云进门,他立即追问:“你又去哪儿了?”
何翠云叹气:“还能去哪儿?铁柱定亲了,原先我的那些打算不成,我想去看看未来儿媳。”
吴志富忙追问:“他愿意听你的话退亲吗?”
“不愿意,那姑娘已经住到了冯家。这婚事要是不成,她也没了活路。铁柱是个负责任的孩子,说什么也不肯退亲。”何翠云跑了半日,特别热,去厨房打了一碗凉水喝,发现水缸又见了底。
自从嫁入冯家,何翠云就没有挑过水。因为冯家院子里就有一口井,洗菜也好,洗碗也罢,包括洗衣裳,那都可以在井边完成。冯父是个妥贴的人,还专门用青石板铺了一条水沟,倒水也很方便。
也是到了吴家,何翠云才察觉到挑水的处处不便。
挑水要走半里路,要是不会挑,满桶水挑回来只剩下半桶,因为家里人多,光是做饭就要用不少水,所以洗衣裳洗菜,都只能去半里之外的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