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全本校对】《策行三国》
作者:庄不周
内容简介:
重生孙策,雄霸三国。
一梦醒来,成了小霸王孙策,亲爹孙坚正在襄阳作战,命悬一线。
爹要救,江山要打,乱世和美人都要拯救,但事情却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袁绍四世三公很强大,江东缺马难争霸。天子年少很聪明,读书人自负又天真。黄巾余波尚未平,门阀已经现雏形。名臣猛将只是舞台上的影子,背后还有无形的手。
有痛快,有遗憾,更有无奈,但初心不变。
用一点先见之明,集结良臣猛将的智慧和坚强,铸就一个强大文明的脊梁。
这是我的三国,我是小霸王孙策。
第一卷 战南阳
第001章 公瑾,考考你
初平二年,秋,庐江舒城。
孙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着被晨曦照白的窗棱,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儿,眼神渐渐凝聚,看清了屋内充满古风的摆设,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看来真是回不去了。”他双手捂脸,心中万马奔腾。身为二十一世纪的五好青年,他虽然好古,是资深的三国史爱好者,对三国的很多事如数家珍,却是叶公好龙式的好,在梦想中过过瘾就好,真让他回到古代,分分钟会死人的啊,更何况是乱世来临的东汉末年。
就算让我穿越成孙策也不行啊,这货就像一颗流星,虽然光芒四射,但挂得也快,二十六岁就遇刺身亡了。你哪怕让我穿成孙权也行啊,至少能割据江南几十年,过过皇帝的瘾。穿成孙策,纯属为人做嫁衣,多亏啊。
“伯符,还放不下?”一个少年揉着眼睛坐了起来,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孙策,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大丈夫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何必为区区小事挂怀。陆季宁(陆康)就是那名士脾气,对谁都这样,不是特别针对你,你就别介怀了。”
孙策转过身,看着这剑眉朗目的美少年,又叹了一口气。这就是三国周郎,苏东坡口中的三国风流人物,可惜也是个短命鬼,比他多活十年,三十六岁英年早逝。如果历史不改变的话,从现在开始算,他还有二十年可活。
这很苦逼,但是比起孙策来,他还算好的——孙策还剩十年。当然了,孙策也不是最苦逼的,最苦逼的是老爹孙坚,他大概还有几个月。
一想到孙坚,孙策忽然打了个寒战。根据孙策本尊的记忆,孙坚正在攻南襄阳,进展顺利。但是,根据他了解的历史,一个意外很快就会到来,孙坚匹马外出,被黄祖手下的一个无名小兵射死了,要多憋屈有多憋屈。更重要的是,孙坚意外战死之后,他的部下并没有交给孙策,而是交给了孙策的堂兄孙贲,成了袁术的部下。为了讨回这些人马,孙策用了三年时间,还为袁术攻破庐江,和陆家结下了血仇。
可以说,这是孙策人生的一个重大节点。如果不是孙坚意外阵亡,三国历史可能是另外一个模样,至少孙策不用那么悲摧,错过了争霸中原的最佳时机,只能前往江东发展。要知道,孙坚此刻可是响当当的一方诸侯,坐拥南阳,身挂豫州刺史的印绶。如果不是意外战死,他很可能顺利拿下荆州,根本不会有刘表什么事。
相比之下,曹操现在还在给袁绍打工,刘备还在公孙瓒部下做马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意外发生,大好形势毁于一旦?孙策沉思半晌,做出了一个决定。不行,我不能坐视历史发生。既然穿越已成定局,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随波逐流也不可取,不如奋起反击,也许能创造一个不一样的历史呢。不管怎么说,我是孙策啊,三国最牛逼的天才之一,赫赫有名的小霸王,怎么能唉声叹气,坐等命运的降临。
那也太对不起本尊了。
那么,该怎么救,占据荆州之后又怎么办?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不是想占就能占的,更何况还有一个极不靠谱的盟友——路中悍鬼袁公路。逐鹿中原,争霸天下,更不是拍拍脑就能上的,心里得有个战略方针才行。别人不清楚,他还不清楚吗,眼前的董卓、袁氏兄弟这三座大山还好说,曹操这个潜力股更难缠,那可是三国最杰出的军事家。就连长跑冠军刘备都非等闲之辈——能在这乱世中生存下来,最后还能三分天下,这绝对是个人才。
没一个是善茬。
要想活到最后,就算没有全盘方略,至少也要有个五年规划。诸葛亮对刘备之所以那么重要,不是因为他能打,而是因为他为刘备指明了方向,让刘备不再像没头苍蝇似的乱撞。老爹孙坚很能打,但是他身边没有一个像样的谋士,他自己也未必有这样的雄心和眼界,要不然他也不会将南阳太守的位置送给袁术做见面礼,甘心做袁术的爪牙。
不过没关系,现在我来了,这样的事我来做最合适了。
见孙策神不守舍,周瑜苦笑道:“伯符,没这必要吧,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你当放宽胸怀,不要为这点小事纠结。”
孙策一怔,从畅想中回过神来,不由得一笑。周瑜误会了,他们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他是为穿越的事犯愁,周瑜却当成了他因为被陆康轻视而懊恼。几天前,他和周瑜一直拜访庐江太守陆康,本以为老爹孙坚曾经救过陆康的侄子,又都是吴郡人,陆康会隆重接待,没想到陆康根本没鸟他,只派了一个主簿出来,本人连面都没露,搞得孙策很没面子,暴跳如雷。
不得不说,孙策还是个玻璃心的耿直孩子。在肚量这一点上,他和周瑜不能比。这和双方的出身有关,周瑜出身庐江世家,一般人还真不敢看不起他。孙策出身寒门,在这方面敏感得多,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还有一点是遗传,孙坚就是这爆脾气,一言不合就砍人,不久前荆州刺史王睿就因为把他当武人看待,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被他找个借口剁了。
但那是以前的孙策,现在的他才不会把这点破事放在心上呢。上过班,参加过工作的人,谁没鄙视过别人,又有谁没被别人鄙视过?孙策本想一笑置之,可是看着周瑜那张英俊的脸,心中忽然一动。
周瑜和孙策是好基友没错,但谁能说周瑜面对孙策的时候就没有一点优越感?未必是周瑜有意为之,毕竟是十六七岁的少年,有点好胜心也很正常,何况双方出身差距那么大,周瑜再大度也是人,不是圣人。
要想将基情,不,友情延续下去,而且要掌握主动权,使点小心机还是有必要的。看着这位三国风流人物在自己面前一脸崇拜,想想都有点小激动呢。
“公瑾,你想差了。”孙策笑眯眯地打量着周瑜,暗自赞叹,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小鲜肉啊。唉,就让我征服三国的大业从征服周瑜开始吧。“我叹息,可不是因为陆康。”
周瑜被孙策看得心里发毛,下意识地向后缩了缩,拉起被子盖住身体。“那你为什么叹息?”
“公瑾,你博览群书,文武双全,我考考你吧。”孙策打起精神,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董卓弄权,天子西迁,眼看着天下大乱已经难以避免,我辈虽然年幼,却不能因位卑而忘国。你想想看,如果要争霸天下,应该从哪里着手为好?”
“争霸天下?”周瑜诧异地看着孙策。“你?”
感受着周瑜眼中淡淡笑意透出的不以为然,孙策知道自己不幸而猜中,颇有些受伤。不过转念一想,他又释然。虽说不久的将来,“他”会割据江东,名声大噪,不过那都是后来的事,现在的他之所以小有名气还是因为老爹孙坚刚刚在讨董战争中大放光彩,是唯一对董作战取得胜果的诸侯。这点战绩足以让他们父子引起别人的注意,可是离争霸天下还差得太远,甚至连想一想的资格都没有。
历史上,周瑜和孙策结交虽然早,但他真正死心塌地的追随孙策却是在孙策平定江东之后,而且是在袁术明显扶不上墙的情况下。在此之前,周家是袁术的支持者,周瑜本人还接受过袁术的任命,做过一段时间的居巢长。
不过,正因为如此,他才要尽快将周瑜拿下。这可是神助攻,早一天上岗,早一天出力。
第002章 大战略
孙策眯起了眼睛,笑得更加亲热。“公瑾,首先,我没有说我要争霸天下,只是讨论天下形势。其次,谁说我就一定不行?就因为我孙家出身孤微?你别忘了,高皇帝起于沛县时不过是一个亭长,光武皇帝起于南阳时不过是一介农夫。家父现在是豫州刺史,行破虏将军,封乌程侯,起点总比他们高一些吧?”
孙策一边说一边打量着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最后是跟着孙策干了,赤壁之战时又是坚决的主战派,一心要割据江东,但现在的他怎么想,孙策还真不敢断定。他故意说得这么露骨,就是想试探一下周瑜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如果周瑜也觉得汉家没戏了,那他们就是志同道合。如果周瑜心里还有汉家天下,那他有些事暂时还不能托付给周瑜,等时机成熟再说。
见孙策说得认真,周瑜也收起玩笑之心,想了一会儿。“如果就天下形势而言,我觉得当立足南阳,进据河北,就像光武皇帝当年一样。不过……”他又瞅了孙策一眼,眼中带笑。“袁本初恐怕不同意。”
孙策心里松了一口气。这么看来,汉家天下虽然还有二十多年,但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怕已经是日落西山,余日无多了,至少在周瑜看来,争霸天下、改朝换代并不是什么不可以讨论的问题。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孙策循循善诱,如面对小红帽的大灰狼,一步步地把周瑜往建功立业的不归路上引。
“这还用说?当然是依附袁氏了。”周瑜笑了起来,只是笑得有些狡黠。“伯符,令尊现在做的就是最好的选择。袁氏四世三公,负天下之望,如今袁公路据南阳,袁本初据河北,天下豪杰争相附从,山东几乎都是袁家的天下,用不了几年……”
孙策歪了歪嘴,没搭周瑜的腔。即使他没有穿越者的先知先觉,他也知道周瑜这是在开玩笑。袁氏兄弟起兵到有一年半了,身为庐江第一世家,周家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表态,显然对袁氏兄弟并不看好,周瑜又怎么可能觉得他们能够成事。如果真这样,他倒懒得搭理周瑜了。
见孙策一脸冷漠,周瑜也觉得无趣,正色道:“好吧,袁绍多谋寡断,袁术有勇无谋,又加上兄弟阋墙,纵使学得光武皇帝皮毛也难得其精妙。只是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却也不可小觑。”
孙策这才点点头,却没有评价,只是示意周瑜继续说。
孙策反应平淡,周瑜却不自觉的皱了皱眉,心中微生波澜。他和孙策同龄,又一见如故,但两人优势不同。孙策武艺好,是难得的勇士,他则家学渊源,在见识上略胜一筹。若是两人比武较技,孙策自然占上风,若是像今天一样论及兵法政务,他却是当仁不让的讲述者,孙策通常只有听的份。可是今天孙策的反应不同以往,无形中多了几分自信,似乎对他要说什么心知肚明,让他颇感意外。
比如说袁术,孙坚慑于袁术的家世,将南阳拱手相让,袁术因此表孙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厕身一方诸侯,孙家父子对袁术很是感恩,孙策最听不得别人说袁术不好,但此刻的反应却与以前大相径庭,判若两人。
周瑜试探地问道:“伯符,你……什么时候对袁公路有了不同的看法?”
孙策知道周瑜会生疑,故意漫不经心的说道:“你都说了,董卓未灭,兄弟已然阋墙,这等人有什么好指望的。”
周瑜释然,赞了一声:“见微知著,知错能改,伯符可谓明智。”
孙策含笑不语。你怎么说都行,只要不怀疑我是赝品就好。
周瑜继续自己的分析。“山东州郡混战,伯符若想分一杯羹,有两个选择:要么像令尊孙将军一样暂时依附袁氏,借机壮大自己;要么另辟蹊径,求一偏僻州郡,养精蓄锐,待机而动。”
孙策摇摇头。“袁术不是明主,家父与董卓交战时,他便有断粮之举,这同盟恐怕难以持久,久必生隙。偏僻州郡也只能苟安,不足以争天下。公瑾再思。”
接连被孙策否定,周瑜气势受挫,不免有些沮丧,又有些不服。他给孙策提了两个建议,实际上只有一个建议,也就是离开中原,暂避锋芒。在他看来,孙家实力太弱,依附袁术还可以,脱离了袁术,他们哪有资格参与混战,不如找个偏僻之地积累力量,等待时机。机会虽然不多,总比做袁术的爪牙好。他承认,这和孙策要求的争霸天下有一定距离,但他认为这是最适合孙策的发展策略。
“伯符,高皇帝当年也曾远避汉中。”周瑜辩解道,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声音。
“刘焉已经占据益州,他不可能让我去汉中。”见周瑜被成功的激怒,孙策心中得意,笑着摇摇头。“你想说的是江东诸郡吧?”
周瑜点点头,他的确是这么想的。孙家是吴郡人,去江东发展当然最合适。“丹阳出精兵,进可越江而攻,退可凭江而守,掠取吴会。且丹阳太守周昕不谙兵事,正可一鼓而下,据而有之。”
“占据吴会容易,想守住却难。若敌人占据荆州,顺江而下,江东无险可守,所以说可以苟安,不足以争天下。”
周瑜语塞。他知道占据江东容易,争天下难,孙策能想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特别是拒绝了荣归故里的诱惑很有魄力。但就孙家这点实力,除此一策,你还能怎么样?
“伯符,那依你之意,又当如何?”
周瑜一时无计,只得向孙策请教。不知不觉的,他收起了那一丝淡淡的优越感。他想到的孙策都想到了,足以证明孙策对这个问题的思索比他更深入,而且很可能有了一定的心得。他提不出更好的建议,只能看孙策有什么妙计。
见周瑜俯首问计,孙策很有成就感。图样图森破!你再聪明也跳不出时代的局限,要和我这两千年后的穿越者比大战略,嘿嘿,你还嫩了一点。孙策扬扬眉,卖起了关子。“现在还不能告诉你。现在告诉你,你印象不深。我再给你几天时间思考,如果到时候你还想不出来,我再告诉你不迟。”说完,他拿起挂在床头的衣服披在身上,大笑着出了门。
“嘿,你怎么这样——”周瑜急了,长身而起,想拉孙策问个明白,却慢了一步,没拉住,只得瞪着孙策的背影,撇撇嘴,忿忿不平的哼了一声:“哼,徒为大言尔。”刹那间流露出些许少年郎特有的好胜和不甘。他拥被而坐,眉心微蹙,想了好久也没想到更好的办法,苦恼不已。“难道真有更好的方略?那会是什么呢?”
第003章 一家人
孙策站在廊下,听着周瑜不自信的嘀咕,心中暗爽。再聪明的人,在预言这种事上也不能和穿越者比,别说是周瑜,就算是以最擅长揣度人心的鬼才郭嘉或者毒士贾诩来也不行。就现在的形势而言,谁能想到袁氏兄弟会反目成仇,谁能想到群雄争战的结果会是孙曹刘三分天下,和四世三公的袁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啊。可惜这福利不是永久的,一旦历史被我改变了,这福利就没什么含金量了。不过那是以后的事,现在嘛,先让我装一会儿逼。至于周瑜,让他纠结一段时间再说。
孙策扬声道:“公瑾,你慢慢想,我去南宅给家母请安。”
周瑜应了一声,有些怏怏,显然不是一般的郁闷。孙策暗自一笑,迈步出了内院,按照记忆向路南的大宅走去。周家是名副其实的大户,路南路北都有宅院,周瑜将路南的大宅让他住,他的母亲吴夫人和几个弟弟妹妹都住在那里。他有时候住在南宅,有时候则来和周瑜同住。虽说出身不同,两人的阶级地位有些差距,但他们两个同龄人总的来说还是很投缘的,用一见如故来比喻一点也不过份。
孙策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继续考虑着被周瑜打断的战略方案。他先回忆了一下历史记载中的当前形势,又分析了一下孙家有机会攫取的好处,一个粗略的方案渐渐成形。
嗯,头等大事,先去南阳把老爹孙坚救了,别让他莫名其妙的死在襄阳。孙家建国有两次重大挫折:一次是孙坚中伏死在襄阳,孙家群龙无首,孙策用了两三年时间才从袁术手中讨回旧部,转战江南;另一次当然就是孙策遇刺,继位的孙权战斗力略逊一筹,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多次进攻合肥都未能得手,只能坐断东南。
如果能改变历史,让孙坚逃过这一劫,孙家建国的路也许会走得更顺一些。
有了定计,孙策心中大安,轻轻地吐了一口气,昂起头,大步向前走去。
进了南宅,刚进了内院,孙策就听到有兵器撞击的声音和清脆的呼喝声。他心头一动,由衷一笑。这应该是三弟孙翊,他和“自己”最像,不仅长得像,脾气也像,不好读书,一心习武,武功比二弟孙权还要好一些。虽然现在物是人非,但那份深藏在血液里的亲情还在,让他觉得莫名的温暖。
一想到孙权,孙策心里的喜悦就淡了不少。对这位后来让曹操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二弟,来自后世的他没什么好感。这货绝对是个白眼狼,孙策打下了一片基业给他,他却对孙策很不厚道,不仅没有追封帝号,更对他的儿子孙绍极力压制。
不过没关系,现在他来了,孙权永远别指望称帝了。
“大兄!”孙策刚走进院子,孙翊就扑了上来。“大兄,你不生气啦?”
孙策一脑门黑线。大胸?为什么汉代人的称呼这么奇葩,叫大哥多好?好吧,他知道大哥这种称呼还没有出现,而且那是鲜卑人的语言,汉人这时候都是叫大兄、二兄,没有叫大哥、二哥的,所以关羽应该叫关二兄,不应该叫关二哥。
关二兄?嗯,这个称呼不错,可以当谜语用,打一物。
孙策一边腹诽关羽,一边抱起孙翊,高高举起。他“气”得闭门不出的这几天,孙翊是去看他看得最勤的,除了他,就是另外一个同样好武的异母小妹,不出问题的话,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弓腰姬孙尚香,才两三岁就喜欢舞刀弄枪。孙策兄弟姐妹八人,兴趣最相投的就是他们三个。
“怎么样,大兄这两天没在,你有没有偷懒?”
“没有,我练得可认真了。”孙翊举起手中的小环首刀,一本正经的说道:“阿翁在外征战,大兄有恙,我要为阿翁和大兄分忧,保护家人。”
“有志气。”孙策哈哈一笑,转身看向持刀而立的孙权。他已经见过这个二弟,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他还是确认了传说中的碧眼不是误传,至于紫髯嘛,现在还看不出来,孙权才十岁,毛还没长齐呢。见孙策看他,孙权莫名的打了个寒战。那天去北宅看孙策时,他就觉得孙策眼神不对,当时还觉得自己想多了,现在再看到孙策,他确认自己没看错。
我犯什么错误了,为什么大兄会用这种眼神看我,难道我欺负小妹的事被他知道了?一想到此,孙权不由得瞪了一眼孙翊。不用说,肯定是他告诉大兄的。
孙权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大兄无恙,那可太好了。这几天阿母很担心大兄,见到大兄,她一定很高兴。”
作者:庄不周
内容简介:
重生孙策,雄霸三国。
一梦醒来,成了小霸王孙策,亲爹孙坚正在襄阳作战,命悬一线。
爹要救,江山要打,乱世和美人都要拯救,但事情却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袁绍四世三公很强大,江东缺马难争霸。天子年少很聪明,读书人自负又天真。黄巾余波尚未平,门阀已经现雏形。名臣猛将只是舞台上的影子,背后还有无形的手。
有痛快,有遗憾,更有无奈,但初心不变。
用一点先见之明,集结良臣猛将的智慧和坚强,铸就一个强大文明的脊梁。
这是我的三国,我是小霸王孙策。
第一卷 战南阳
第001章 公瑾,考考你
初平二年,秋,庐江舒城。
孙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着被晨曦照白的窗棱,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儿,眼神渐渐凝聚,看清了屋内充满古风的摆设,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看来真是回不去了。”他双手捂脸,心中万马奔腾。身为二十一世纪的五好青年,他虽然好古,是资深的三国史爱好者,对三国的很多事如数家珍,却是叶公好龙式的好,在梦想中过过瘾就好,真让他回到古代,分分钟会死人的啊,更何况是乱世来临的东汉末年。
就算让我穿越成孙策也不行啊,这货就像一颗流星,虽然光芒四射,但挂得也快,二十六岁就遇刺身亡了。你哪怕让我穿成孙权也行啊,至少能割据江南几十年,过过皇帝的瘾。穿成孙策,纯属为人做嫁衣,多亏啊。
“伯符,还放不下?”一个少年揉着眼睛坐了起来,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孙策,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大丈夫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何必为区区小事挂怀。陆季宁(陆康)就是那名士脾气,对谁都这样,不是特别针对你,你就别介怀了。”
孙策转过身,看着这剑眉朗目的美少年,又叹了一口气。这就是三国周郎,苏东坡口中的三国风流人物,可惜也是个短命鬼,比他多活十年,三十六岁英年早逝。如果历史不改变的话,从现在开始算,他还有二十年可活。
这很苦逼,但是比起孙策来,他还算好的——孙策还剩十年。当然了,孙策也不是最苦逼的,最苦逼的是老爹孙坚,他大概还有几个月。
一想到孙坚,孙策忽然打了个寒战。根据孙策本尊的记忆,孙坚正在攻南襄阳,进展顺利。但是,根据他了解的历史,一个意外很快就会到来,孙坚匹马外出,被黄祖手下的一个无名小兵射死了,要多憋屈有多憋屈。更重要的是,孙坚意外战死之后,他的部下并没有交给孙策,而是交给了孙策的堂兄孙贲,成了袁术的部下。为了讨回这些人马,孙策用了三年时间,还为袁术攻破庐江,和陆家结下了血仇。
可以说,这是孙策人生的一个重大节点。如果不是孙坚意外阵亡,三国历史可能是另外一个模样,至少孙策不用那么悲摧,错过了争霸中原的最佳时机,只能前往江东发展。要知道,孙坚此刻可是响当当的一方诸侯,坐拥南阳,身挂豫州刺史的印绶。如果不是意外战死,他很可能顺利拿下荆州,根本不会有刘表什么事。
相比之下,曹操现在还在给袁绍打工,刘备还在公孙瓒部下做马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意外发生,大好形势毁于一旦?孙策沉思半晌,做出了一个决定。不行,我不能坐视历史发生。既然穿越已成定局,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随波逐流也不可取,不如奋起反击,也许能创造一个不一样的历史呢。不管怎么说,我是孙策啊,三国最牛逼的天才之一,赫赫有名的小霸王,怎么能唉声叹气,坐等命运的降临。
那也太对不起本尊了。
那么,该怎么救,占据荆州之后又怎么办?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不是想占就能占的,更何况还有一个极不靠谱的盟友——路中悍鬼袁公路。逐鹿中原,争霸天下,更不是拍拍脑就能上的,心里得有个战略方针才行。别人不清楚,他还不清楚吗,眼前的董卓、袁氏兄弟这三座大山还好说,曹操这个潜力股更难缠,那可是三国最杰出的军事家。就连长跑冠军刘备都非等闲之辈——能在这乱世中生存下来,最后还能三分天下,这绝对是个人才。
没一个是善茬。
要想活到最后,就算没有全盘方略,至少也要有个五年规划。诸葛亮对刘备之所以那么重要,不是因为他能打,而是因为他为刘备指明了方向,让刘备不再像没头苍蝇似的乱撞。老爹孙坚很能打,但是他身边没有一个像样的谋士,他自己也未必有这样的雄心和眼界,要不然他也不会将南阳太守的位置送给袁术做见面礼,甘心做袁术的爪牙。
不过没关系,现在我来了,这样的事我来做最合适了。
见孙策神不守舍,周瑜苦笑道:“伯符,没这必要吧,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你当放宽胸怀,不要为这点小事纠结。”
孙策一怔,从畅想中回过神来,不由得一笑。周瑜误会了,他们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他是为穿越的事犯愁,周瑜却当成了他因为被陆康轻视而懊恼。几天前,他和周瑜一直拜访庐江太守陆康,本以为老爹孙坚曾经救过陆康的侄子,又都是吴郡人,陆康会隆重接待,没想到陆康根本没鸟他,只派了一个主簿出来,本人连面都没露,搞得孙策很没面子,暴跳如雷。
不得不说,孙策还是个玻璃心的耿直孩子。在肚量这一点上,他和周瑜不能比。这和双方的出身有关,周瑜出身庐江世家,一般人还真不敢看不起他。孙策出身寒门,在这方面敏感得多,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还有一点是遗传,孙坚就是这爆脾气,一言不合就砍人,不久前荆州刺史王睿就因为把他当武人看待,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被他找个借口剁了。
但那是以前的孙策,现在的他才不会把这点破事放在心上呢。上过班,参加过工作的人,谁没鄙视过别人,又有谁没被别人鄙视过?孙策本想一笑置之,可是看着周瑜那张英俊的脸,心中忽然一动。
周瑜和孙策是好基友没错,但谁能说周瑜面对孙策的时候就没有一点优越感?未必是周瑜有意为之,毕竟是十六七岁的少年,有点好胜心也很正常,何况双方出身差距那么大,周瑜再大度也是人,不是圣人。
要想将基情,不,友情延续下去,而且要掌握主动权,使点小心机还是有必要的。看着这位三国风流人物在自己面前一脸崇拜,想想都有点小激动呢。
“公瑾,你想差了。”孙策笑眯眯地打量着周瑜,暗自赞叹,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小鲜肉啊。唉,就让我征服三国的大业从征服周瑜开始吧。“我叹息,可不是因为陆康。”
周瑜被孙策看得心里发毛,下意识地向后缩了缩,拉起被子盖住身体。“那你为什么叹息?”
“公瑾,你博览群书,文武双全,我考考你吧。”孙策打起精神,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董卓弄权,天子西迁,眼看着天下大乱已经难以避免,我辈虽然年幼,却不能因位卑而忘国。你想想看,如果要争霸天下,应该从哪里着手为好?”
“争霸天下?”周瑜诧异地看着孙策。“你?”
感受着周瑜眼中淡淡笑意透出的不以为然,孙策知道自己不幸而猜中,颇有些受伤。不过转念一想,他又释然。虽说不久的将来,“他”会割据江东,名声大噪,不过那都是后来的事,现在的他之所以小有名气还是因为老爹孙坚刚刚在讨董战争中大放光彩,是唯一对董作战取得胜果的诸侯。这点战绩足以让他们父子引起别人的注意,可是离争霸天下还差得太远,甚至连想一想的资格都没有。
历史上,周瑜和孙策结交虽然早,但他真正死心塌地的追随孙策却是在孙策平定江东之后,而且是在袁术明显扶不上墙的情况下。在此之前,周家是袁术的支持者,周瑜本人还接受过袁术的任命,做过一段时间的居巢长。
不过,正因为如此,他才要尽快将周瑜拿下。这可是神助攻,早一天上岗,早一天出力。
第002章 大战略
孙策眯起了眼睛,笑得更加亲热。“公瑾,首先,我没有说我要争霸天下,只是讨论天下形势。其次,谁说我就一定不行?就因为我孙家出身孤微?你别忘了,高皇帝起于沛县时不过是一个亭长,光武皇帝起于南阳时不过是一介农夫。家父现在是豫州刺史,行破虏将军,封乌程侯,起点总比他们高一些吧?”
孙策一边说一边打量着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最后是跟着孙策干了,赤壁之战时又是坚决的主战派,一心要割据江东,但现在的他怎么想,孙策还真不敢断定。他故意说得这么露骨,就是想试探一下周瑜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如果周瑜也觉得汉家没戏了,那他们就是志同道合。如果周瑜心里还有汉家天下,那他有些事暂时还不能托付给周瑜,等时机成熟再说。
见孙策说得认真,周瑜也收起玩笑之心,想了一会儿。“如果就天下形势而言,我觉得当立足南阳,进据河北,就像光武皇帝当年一样。不过……”他又瞅了孙策一眼,眼中带笑。“袁本初恐怕不同意。”
孙策心里松了一口气。这么看来,汉家天下虽然还有二十多年,但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怕已经是日落西山,余日无多了,至少在周瑜看来,争霸天下、改朝换代并不是什么不可以讨论的问题。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孙策循循善诱,如面对小红帽的大灰狼,一步步地把周瑜往建功立业的不归路上引。
“这还用说?当然是依附袁氏了。”周瑜笑了起来,只是笑得有些狡黠。“伯符,令尊现在做的就是最好的选择。袁氏四世三公,负天下之望,如今袁公路据南阳,袁本初据河北,天下豪杰争相附从,山东几乎都是袁家的天下,用不了几年……”
孙策歪了歪嘴,没搭周瑜的腔。即使他没有穿越者的先知先觉,他也知道周瑜这是在开玩笑。袁氏兄弟起兵到有一年半了,身为庐江第一世家,周家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表态,显然对袁氏兄弟并不看好,周瑜又怎么可能觉得他们能够成事。如果真这样,他倒懒得搭理周瑜了。
见孙策一脸冷漠,周瑜也觉得无趣,正色道:“好吧,袁绍多谋寡断,袁术有勇无谋,又加上兄弟阋墙,纵使学得光武皇帝皮毛也难得其精妙。只是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却也不可小觑。”
孙策这才点点头,却没有评价,只是示意周瑜继续说。
孙策反应平淡,周瑜却不自觉的皱了皱眉,心中微生波澜。他和孙策同龄,又一见如故,但两人优势不同。孙策武艺好,是难得的勇士,他则家学渊源,在见识上略胜一筹。若是两人比武较技,孙策自然占上风,若是像今天一样论及兵法政务,他却是当仁不让的讲述者,孙策通常只有听的份。可是今天孙策的反应不同以往,无形中多了几分自信,似乎对他要说什么心知肚明,让他颇感意外。
比如说袁术,孙坚慑于袁术的家世,将南阳拱手相让,袁术因此表孙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厕身一方诸侯,孙家父子对袁术很是感恩,孙策最听不得别人说袁术不好,但此刻的反应却与以前大相径庭,判若两人。
周瑜试探地问道:“伯符,你……什么时候对袁公路有了不同的看法?”
孙策知道周瑜会生疑,故意漫不经心的说道:“你都说了,董卓未灭,兄弟已然阋墙,这等人有什么好指望的。”
周瑜释然,赞了一声:“见微知著,知错能改,伯符可谓明智。”
孙策含笑不语。你怎么说都行,只要不怀疑我是赝品就好。
周瑜继续自己的分析。“山东州郡混战,伯符若想分一杯羹,有两个选择:要么像令尊孙将军一样暂时依附袁氏,借机壮大自己;要么另辟蹊径,求一偏僻州郡,养精蓄锐,待机而动。”
孙策摇摇头。“袁术不是明主,家父与董卓交战时,他便有断粮之举,这同盟恐怕难以持久,久必生隙。偏僻州郡也只能苟安,不足以争天下。公瑾再思。”
接连被孙策否定,周瑜气势受挫,不免有些沮丧,又有些不服。他给孙策提了两个建议,实际上只有一个建议,也就是离开中原,暂避锋芒。在他看来,孙家实力太弱,依附袁术还可以,脱离了袁术,他们哪有资格参与混战,不如找个偏僻之地积累力量,等待时机。机会虽然不多,总比做袁术的爪牙好。他承认,这和孙策要求的争霸天下有一定距离,但他认为这是最适合孙策的发展策略。
“伯符,高皇帝当年也曾远避汉中。”周瑜辩解道,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声音。
“刘焉已经占据益州,他不可能让我去汉中。”见周瑜被成功的激怒,孙策心中得意,笑着摇摇头。“你想说的是江东诸郡吧?”
周瑜点点头,他的确是这么想的。孙家是吴郡人,去江东发展当然最合适。“丹阳出精兵,进可越江而攻,退可凭江而守,掠取吴会。且丹阳太守周昕不谙兵事,正可一鼓而下,据而有之。”
“占据吴会容易,想守住却难。若敌人占据荆州,顺江而下,江东无险可守,所以说可以苟安,不足以争天下。”
周瑜语塞。他知道占据江东容易,争天下难,孙策能想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特别是拒绝了荣归故里的诱惑很有魄力。但就孙家这点实力,除此一策,你还能怎么样?
“伯符,那依你之意,又当如何?”
周瑜一时无计,只得向孙策请教。不知不觉的,他收起了那一丝淡淡的优越感。他想到的孙策都想到了,足以证明孙策对这个问题的思索比他更深入,而且很可能有了一定的心得。他提不出更好的建议,只能看孙策有什么妙计。
见周瑜俯首问计,孙策很有成就感。图样图森破!你再聪明也跳不出时代的局限,要和我这两千年后的穿越者比大战略,嘿嘿,你还嫩了一点。孙策扬扬眉,卖起了关子。“现在还不能告诉你。现在告诉你,你印象不深。我再给你几天时间思考,如果到时候你还想不出来,我再告诉你不迟。”说完,他拿起挂在床头的衣服披在身上,大笑着出了门。
“嘿,你怎么这样——”周瑜急了,长身而起,想拉孙策问个明白,却慢了一步,没拉住,只得瞪着孙策的背影,撇撇嘴,忿忿不平的哼了一声:“哼,徒为大言尔。”刹那间流露出些许少年郎特有的好胜和不甘。他拥被而坐,眉心微蹙,想了好久也没想到更好的办法,苦恼不已。“难道真有更好的方略?那会是什么呢?”
第003章 一家人
孙策站在廊下,听着周瑜不自信的嘀咕,心中暗爽。再聪明的人,在预言这种事上也不能和穿越者比,别说是周瑜,就算是以最擅长揣度人心的鬼才郭嘉或者毒士贾诩来也不行。就现在的形势而言,谁能想到袁氏兄弟会反目成仇,谁能想到群雄争战的结果会是孙曹刘三分天下,和四世三公的袁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啊。可惜这福利不是永久的,一旦历史被我改变了,这福利就没什么含金量了。不过那是以后的事,现在嘛,先让我装一会儿逼。至于周瑜,让他纠结一段时间再说。
孙策扬声道:“公瑾,你慢慢想,我去南宅给家母请安。”
周瑜应了一声,有些怏怏,显然不是一般的郁闷。孙策暗自一笑,迈步出了内院,按照记忆向路南的大宅走去。周家是名副其实的大户,路南路北都有宅院,周瑜将路南的大宅让他住,他的母亲吴夫人和几个弟弟妹妹都住在那里。他有时候住在南宅,有时候则来和周瑜同住。虽说出身不同,两人的阶级地位有些差距,但他们两个同龄人总的来说还是很投缘的,用一见如故来比喻一点也不过份。
孙策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继续考虑着被周瑜打断的战略方案。他先回忆了一下历史记载中的当前形势,又分析了一下孙家有机会攫取的好处,一个粗略的方案渐渐成形。
嗯,头等大事,先去南阳把老爹孙坚救了,别让他莫名其妙的死在襄阳。孙家建国有两次重大挫折:一次是孙坚中伏死在襄阳,孙家群龙无首,孙策用了两三年时间才从袁术手中讨回旧部,转战江南;另一次当然就是孙策遇刺,继位的孙权战斗力略逊一筹,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多次进攻合肥都未能得手,只能坐断东南。
如果能改变历史,让孙坚逃过这一劫,孙家建国的路也许会走得更顺一些。
有了定计,孙策心中大安,轻轻地吐了一口气,昂起头,大步向前走去。
进了南宅,刚进了内院,孙策就听到有兵器撞击的声音和清脆的呼喝声。他心头一动,由衷一笑。这应该是三弟孙翊,他和“自己”最像,不仅长得像,脾气也像,不好读书,一心习武,武功比二弟孙权还要好一些。虽然现在物是人非,但那份深藏在血液里的亲情还在,让他觉得莫名的温暖。
一想到孙权,孙策心里的喜悦就淡了不少。对这位后来让曹操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二弟,来自后世的他没什么好感。这货绝对是个白眼狼,孙策打下了一片基业给他,他却对孙策很不厚道,不仅没有追封帝号,更对他的儿子孙绍极力压制。
不过没关系,现在他来了,孙权永远别指望称帝了。
“大兄!”孙策刚走进院子,孙翊就扑了上来。“大兄,你不生气啦?”
孙策一脑门黑线。大胸?为什么汉代人的称呼这么奇葩,叫大哥多好?好吧,他知道大哥这种称呼还没有出现,而且那是鲜卑人的语言,汉人这时候都是叫大兄、二兄,没有叫大哥、二哥的,所以关羽应该叫关二兄,不应该叫关二哥。
关二兄?嗯,这个称呼不错,可以当谜语用,打一物。
孙策一边腹诽关羽,一边抱起孙翊,高高举起。他“气”得闭门不出的这几天,孙翊是去看他看得最勤的,除了他,就是另外一个同样好武的异母小妹,不出问题的话,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弓腰姬孙尚香,才两三岁就喜欢舞刀弄枪。孙策兄弟姐妹八人,兴趣最相投的就是他们三个。
“怎么样,大兄这两天没在,你有没有偷懒?”
“没有,我练得可认真了。”孙翊举起手中的小环首刀,一本正经的说道:“阿翁在外征战,大兄有恙,我要为阿翁和大兄分忧,保护家人。”
“有志气。”孙策哈哈一笑,转身看向持刀而立的孙权。他已经见过这个二弟,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他还是确认了传说中的碧眼不是误传,至于紫髯嘛,现在还看不出来,孙权才十岁,毛还没长齐呢。见孙策看他,孙权莫名的打了个寒战。那天去北宅看孙策时,他就觉得孙策眼神不对,当时还觉得自己想多了,现在再看到孙策,他确认自己没看错。
我犯什么错误了,为什么大兄会用这种眼神看我,难道我欺负小妹的事被他知道了?一想到此,孙权不由得瞪了一眼孙翊。不用说,肯定是他告诉大兄的。
孙权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大兄无恙,那可太好了。这几天阿母很担心大兄,见到大兄,她一定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