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谢慕林若有所思:“老太太该不会早就知道这事儿了吧?她今日一直心不在焉的,难不成就是为了这个缘故?”
第222章 细节
等到晚上,外界有了更多的消息进来。但随着细节越来越多,情况却似乎变得越发诡异了。
谢显之与谢谨之联系上了昨天才见过的几位泛泛之交们。深层次的东西,这些人不会轻易透露,但谢家人只是害怕被卷进麻烦里而已,一些无伤大雅的情报,告诉谢家兄弟也无妨。
于是谢慕林便知道了,被赵家抓住的乃是歧山伯府的二公子董慧杰,而非一向名声狼藉的大公子董慧武。
据说,赵家一位太太当时带着丫头婆子在观内参拜祈福,途经董慧杰与人私会之处时,发现外头守着的丫头行迹鬼祟。
这位太太年纪不轻了,正身怀有孕,极有可能是她盼望多年的嫡子,因此对于所有言行怪异的人都分外警惕,在自家资助的道观内行走,还要三四个婆子走在她前头做开路先锋,以免遇上什么不长眼的人打搅她的清静。那守门的丫头举止可疑,她就命开路婆子上前查问。不料那丫头转身就跑,赵家婆子越发觉得她有鬼,追进屋里,正正撞上了屋中的董慧杰与一位女眷纠缠在一处,意乱情迷中,刚把对方的鞋袜脱了,把对方的纤足捧在手中闻味儿呢。
赵家主仆进屋后,那对男女方才惊醒,还想要掩面逃走,无奈两人都有些衣衫不整,哪儿有这么容易逃脱?董慧杰为了脱身,曾丢下姘头撞出门外,差点儿撞着赵家太太了,把一个开路婆子撞得几乎吐血,终究还是叫几个有力气的婆子捆住了。
那位赵家太太受了惊,下人慌忙急报赵家主母,后者带人赶到,发现了与董慧杰私通的女子身份,就先把人送走了,只扣下董慧杰,又派人给后者的母亲歧山伯夫人白氏送口信,请对方过来处置后续事宜。而白氏得知消息后,没有立刻赶去见赵家主母,反而命人快马加鞭,将消息飞报给丈夫歧山伯,让他赶紧来救儿子。
歧山伯一向偏宠继室所出的嫡次子,接到继室的急信后,快马赶到,因见赵家把人扣下,儿子还受了点伤,立刻就炸了,当场跟赵家的家丁与婆子打了起来,打伤了好几个人,还要直接把儿子抢走。
赵家书香门第,哪里跟这种莽人打过交道?当时都懵了,一时没提防,叫歧山伯把儿子抢了出去。偏在这时,永宁长公主府的二公子听到消息,可能是赶来看热闹的,与歧山伯父子迎面撞了个正着,被歧山伯撞倒在地,摔了一跤,扭了脚。这回轮到永宁长公主府的人拦着人不肯放了。后头赵家的人又追了上来,揪住董慧杰,三家闹了起来,动静大了,这才惊动了其他在观中的客人。
永宁长公主的次子马二公子虽然只是小伤,但他出身高贵,几时被人这般冲撞过?据说那歧山伯父子俩言行间对他也不太恭敬,就这么把人得罪了。马二公子脸色难看,坚决不肯放过他们父子,当场就找了人来,把董慧杰押走了。歧山伯被人拦得死死的,暴怒不已,场面闹得非常难看。
这时候,与兄弟同到观中一行的歧山伯元嫡长子董慧武又带着朋友回来了,见状不解地问发生了什么事。
他的继母白氏便向他父亲歧山伯控诉,说董慧杰一向乖巧懂事,又怎会跟这种丑事扯上关系?如今女方又不见踪影,也不知是哪家的女眷,赵家说话不尽不实的,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清楚呢,天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陷害?她又说儿子以往在外赴宴做客,从来都是太太平平的,怎的才带哥哥同行一回,就出了这么大的事呢?
白氏这话里有话,明摆着就是在向歧山伯告状,说整件事都是董慧武搞出来的阴谋了。
这种说法,别说赵家人不信了,连永宁长公主府都不能答应。马二公子明明是白氏的侄女婿,却没有半点给老婆的姑姑面子的意思,坚持董慧杰是神智清醒地与人私通,还被人抓了个现行,有任何下场都是活该,跟他哥哥没关系。无奈歧山伯如今就是个耙耳朵,老婆说什么都是对的,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打长子。
期间又有董慧武的同行友人,柱国将军府的萧二公子出面证明,他们二人在戏开场不久之后,就觉得无聊,溜出去拜了神,便爬覆舟山游玩去了,刚刚才回来,根本不知道观中发生了什么事,更不可能陷害什么人。而且董慧武本来今日另有行程,是被继母兄弟强拉过来的,事先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也没办法提前进行布置。说他陷害兄弟,完全不合情理。
这时候前来围观的人已经很多了。没有离开的宾客们几乎都闻讯赶来,说什么话的都有。大部分人都愿意相信萧二公子的证词。白氏佛口蛇心的形象早有不少人家心知肚明了,见了歧山伯蛮狠不讲理的模样,更是为董慧武抱屈。不过当中,也不是没有与董慧杰交好的人说,董慧武与兄弟不和已久,萧瑞又与他相交莫逆,臭味相投,很难说他二人没有合伙作假证的嫌疑。
在场风波直闹到半夜才告一段落,期间不停有人离开,消息也相应地散发开去。不过宾客人数不多,也有女眷不愿理会丑闻,象谢家这般早早离去。还有人是闻讯后赶到观中,帮忙说情的。其中,因永宁长公主府与白家是姻亲,与歧山伯府亦算是姻亲,白家去的人最多,可惜全都碰了壁。永宁长公主连夜坐车过去,把受伤的儿子与受了惊吓的小女儿接回,喷了白家与歧山伯府的人一个狗血淋头。
随即,今日在朝堂上,皇帝就含沙射影地讽刺了某些行事不端、品德败坏的贵族子弟,慈宁宫的太后也把歧山伯夫人与白家的几位诰命召进宫中,训斥了一顿。董家、白家齐齐丢了大脸,朝廷上下无人不知他们两家惹恼了永宁长公主府,还得罪了赵家人,不但董慧杰前途尽毁,名声扫地,就连两家其他未曾涉事的成员,也可能大受影响。董白两家内部对当事人怨气冲天,还不知接下来会如何呢。反正曾经与董慧杰交好的几位公子哥儿,本来还帮他说话的,如今都安静如鸡了。
按理说,这种八卦消息不可能这么快散开,一夜便传得金陵城上下皆知。但流言中夹带着那与董慧武私会的神秘女子便是赵家小姐的说法,很快就让明眼人都知道,这八成是那些想为女儿或孙女谋取太子妃之位的高门大户下场了。他们可未必会在意曹皇后会怎么想,只是看中了太子这个身份能给他们带去的利益罢了。他们觉得自家不输给赵家,又怎么甘愿无声无息地被赵家女抢走了这么好的机会?
金陵城中的世家高门对这件事各有盘算,但大部分人都不想搅和进去。又不是与自身利益攸关的事,何必操那闲心呢?
还有看谢家兄弟顺眼的人,私下里劝他们,别好奇了,也不必瞎打听,这是神仙打架呢,与凡人不相干,他们赶紧离开是正经。
第223章 分析
听完哥哥们打听回来的消息后,谢慕林头一个反应就是:“所以在观中与董慧杰私通的女子,到底是谁呀?”
告诉谢家兄弟情报的人,哪怕把董慧杰是怎么被抓住的,赵家太太受了惊吓,永宁长公主府、赵家与歧山伯如何撕逼之类的细节都说了出来,也始终未透露,故事的女主角是谁。又或者是……连他们也不知道那位是什么身份?
谢徽之在旁哂道:“一听就知道这位女眷身份不一般,多半是家世很显耀,就连赵家也不敢轻易招惹,因此赵家主母才会一发现对方是谁,就立刻先把人送走了。董慧杰就不同了,只是一个伯府次子,家里又没什么太大的实权,所以赵家想扣就扣,把人弄伤了也不在乎。”
谢谨之想了想,道:“歧山伯府也不能说没有权势地位,他们家在军中有些威望,歧山伯夫人又有个娘家侄女是永宁长公主的二儿媳。本来他家确实是有势可倚的,可惜歧山伯犯了糊涂。马二公子当时会过去,显然不可能真是看热闹去的,多半是听到消息,想过去给妻子的表弟解围。可歧山伯把人撞伤了,双方交恶,这本来可以倚仗的势便没有了,还反过来压在他们头上。董家自作自受,也是活该。”
这一点就更让谢慕林想不明白了,永宁长公主府明明是歧山伯府的重要靠山,昨天歧山伯府的人能出现在赵家宾客的名单里,明摆着就是靠的永宁长公主府的面子,否则赵家明明是士林名门,文官世家,请一个权势不大的将门勋贵人家做什么?谢慕林打听过昨日观中客人的身份,只有歧山伯府这一家武将而已——萧瑞是跟着董慧武去的,亦有外戚背景——其余不是皇亲国戚就是进士出身的文官,董家明显格格不入。
在这样的前提下,那道观中道路宽敞,院子也开阔,歧山伯该有多蠢,才会硬要撞上马二公子呀?他就没别的路可走了?而且就算真撞上了,事后赔礼道歉,做足姿态让受害者消气,不行吗?赵家明显奈何不了歧山伯,他要护着儿子并不难。可他对着马二公子也莽撞无礼,才会导致后者叫人把董慧杰强行押走了,歧山伯再生气也无可奈何,只能把气撒在嫡长子头上。他夫人也同样分不清轻重,这种时候揪着元配留下的儿子干什么?难道不是先向马二公子与赵家人赔礼,让他们消气放人更要紧?
董家这一家三口简直就是蠢死的。
因为歧山伯一家这蠢得让人无法直视的操作让谢慕林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猜测:“马二公子夫妻不和吗?还是他跟歧山伯府这门姻亲关系不好?那他去现场围观,搞不好真是看热闹去的,并非为了救人。而歧山伯也是知道这一点,才会没指望过求对方帮忙?”
然而谢显之马上就提出了质疑:“马二公子不肯饶了歧山伯父子也就罢了,这时候怎么马二奶奶也不出面求情?她跟歧山伯府的关系肯定是很好的,否则不会特地带歧山伯夫人与董慧杰过去看戏,连董慧武都捎带上了。”
谢显之、谢谨之、谢慕林与谢徽之面面相觑,手足四人同时有了个猜想,更觉愕然。
难不成与董慧杰有私情的竟是他的表姐,马二奶奶白氏不成?!
若是如此,那就怪不得马二公子会特特跑去捉奸现场找董慧杰晦气,还跟歧山伯夫妻闹起来了。永宁长公主以及宫里的太后、皇后,也因此丝毫不给董、白两家留脸面,因为白氏所为重重地打了皇家的脸。赵家虽是捉奸、揭秘的“功臣”,却因为没有当场公布白氏的身份,保住了永宁长公主母子的脸面,因此在促成赵小姐成为太子妃这一件事上,更能得到皇家的欣赏。
这种时候,就算外头流传起赵小姐是私通事件当事人的流言,皇家也不会在乎的,因为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在某种意义上,赵小姐算是为了保护皇家名声而牺牲自己的人吧?只要赵家人不泄露白氏的名字,曹皇后与太子有可能会嫌弃赵小姐名声不佳,但太后与永宁长公主,却绝对会对赵小姐生出怜惜之心,对她更生好感。
把整件事都理清之后,谢显之便不由得感叹:“那些趁机乱传流言,误以为可以浑水摸鱼的人家,只怕根本不知道实情如何……否则他们绝不会将此事传得满城风雨的。”
这时候攻击赵小姐,绝对不会为他们的女儿或孙女争取太子妃之位增添筹码,反而很有可能引致皇家的反感。因为宫里和永宁长公主这时候都会更希望低调处置此事,而不是叫外界议论纷纷。万一有人察觉到真相,泄露出去,马二公子要如何做人?
永宁长公主的丈夫马驸马是本朝有名的书画大家,虽然也有进士功名,但并无心仕途,安心做个富贵闲人。他的长子继承了父亲书法上的天赋,本人也交游广阔,还喜欢资助清贫才子。这对父子俩,都在本朝士林圈里颇有名声。
但马二公子就不一样了,他几乎就是个纨绔子弟,只胜在家教比较严格,读的书多一点,不敢作奸犯科而已,却是完全顶不了事。他在交际上的手段远不如兄长高明,有些说话直率的名声,得罪的人不少。可他这样的出身,便是言语间得罪了人,又有几个敢跟他计较的?
马玉蓉的性子也是差不多,想说什么话,就直接说了,连曹家人都敢怼。
但马二公子一旦有了戴绿帽的名声,那些他曾经得罪过的人,还不得把他嘲笑死呀?就算不当面说,背后嚼舌头,也足以逼得他没脸出门见人了。
马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太后的外孙,皇帝的亲外甥,得罪了他们的人,太后与皇帝又怎会有好感?就这样,还想争太子妃之位?不被寻借口针对一番,就算好的了。
理清整件事后,谢慕林就算是安下心来了:“果然是神仙打架,这事儿跟我们关系不大。且不说我们家早就离开了,根本不知道观里发生了什么,宫里也不会乐意叫流言继续乱传下去的。我们就低调地办好自己该办的事,不必理会外头的传言。”
三位兄弟都点头同意,只是谢显之又提起:“老太太只怕也在担心这件事,我们既然打听到了内情,就过去跟她老人家说一声,让她安心吧?细节不必多提,只告诉她,不干咱们家的事就是了。”
众人点头赞成,兄妹四个又去禀报了文氏,文氏惊叹一番,便答应了次日带他们去给谢老太太请安,顺道向谢老太太道别。后日一早,他们就要出发去码头,船行定了清早出发,他们未必有时间再去向谢老太太辞行。
次日,文氏带着一众小辈,连带禁足多时的宛琴,都一同到了珍珠桥,求见谢老太太。不料谢映容却出了房门,歉意地告诉他们:“老太太身上不好,说不必见了。太太与兄弟姐妹们到了老家,千万要写封信回来报平安。”
第224章 惊慌
文氏惊讶极了,不由得回头看了儿女们一眼。昨天她没来,但听儿女们的说法,谢老太太应该没生病的征兆才是呀?
谢显之也十分讶异:“怎会如此?昨儿并不见老太太身上有不适之处,莫非是夜里贪凉,得了风寒?”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况。
谢谨之则说;“可请了大夫?大夫怎么说?”
谢映容迟疑了一下,没有回答。文氏急得立刻就要进屋去瞧谢老太太了,还说:“我轻手轻脚进去,不会惊扰她老人家的!”
谢映容见他们没一个被自己拦下,只得挡住文氏的去路,将人扯回到院中,小声说:“太太,如今是老太太说自己身上不好,不用请大夫,也不让家里人去见她,您和哥哥姐姐们只管照她的意思行事就是,何苦逆她的意?她老人家要是不满意了,绝不会说太太和哥哥姐姐们孝顺的!”
文氏更加愕然:“到底是怎么回事?难不成还是为了我们要回老家的事生气?”
谢映容一脸的欲言又止,但就是不肯给明确回答。
谢慕林在旁瞟了她几眼,从她这浮夸的演技断定这姑娘在装模作样呢,微微一哂,便问守在房门外的珍珠:“老太太果然说不想见我们?”
珍珠瞥了谢映容一眼,点点头:“老太太是这么吩咐的,还要我们往外放她病重的消息。我们苦劝老太太,还没做呢。”
谢慕林差点儿想翻白眼了,谢老太太要是真的病重,文氏和他们还能顺利离京?还要特地往外放消息,这分明就是要给他们挖坑,给他们丢个不孝、遗弃的罪名了!有这么狠心的亲祖母吗?这不是在闹脾气逼儿孙们留在她身边服侍,而是要直接断亲孙子们读书科举的前程!
谢慕林毫不客气地说:“倘若老太太真个病重,我们兄弟姐妹断不可能离开的。就算娘、二哥和我能走,大哥、三弟、四弟四妹也必须留下来侍疾,否则便是不孝了。老太太还要往外头放消息,我们却已经定好了明日的船。一旦传出去,兄弟们要如何读书科举?这辈子的名声前程都要断送了!
“老太太若真舍不得我们,拼着在宗房与爹爹面前失信,让大哥受那位推举他入学的焦银台厌弃,我们也认了,只管留下便是。即使日后曹家报复,把我们一家子连根拔了,绝了老太爷、老太太的香火,好歹也是一家人死在一处,九泉之下也不寂寞。但老太太一声不吭,就要毁孙儿们的前程,未免太狠心了些。难道兄弟们日后科举顺利,有了功名,不是给老太太脸上增光的?为何老太太非要拦着不许他们出人头地不可?!”
珍珠当然不会回答谢慕林的话,但屋里却传来了谢老太太再也无法忍耐的声音:“你这死丫头休要胡说八道!我几时要坏孙儿们的前程了?我只是要让外头的人知道我病了,外头的事一概不与我相干罢了!哪里有你想的那么坏心?!若我真要拦着不许你们走,早就发话了,你们还真敢抗命不成?!”
这回谢慕林是真的忍不住翻白眼了。老太太死要面子,她都懒得跟她吵。
文氏等人这会子已经看明白了,敢情谢老太太是在装病?可她有什么理由这么做呢?还做得这般不高明,差点儿就误伤了孙儿们。
谢映容微微皱了皱眉,含怨看了谢慕林一眼,转身掀帘子进了屋中。也不知道她与谢老太太说了些什么,不多时,她便走了出来,低声对文氏一行人道:“太太,老太太也有自己的难处,只是一时糊涂才用错了法子。您若不见怪,我陪您和兄弟姐妹们到前头屋里坐坐,替您分说明白如何?”
既然谢老太太没有病,文氏当然不会非得进屋探视不可。她从十岁就被谢老太太带在身边教养,早已习惯了听从婆婆的号令了。她不反对谢映容的建议,只带着儿女们在窗外恭敬地给屋里的谢老太太请安问候,尽完了礼数,又等了一会儿,确认谢老太太没有别的吩咐了,方才带着一众小辈们离开。
等他们在金萱堂前院寻了间小花厅坐下,谢映容便诉说了谢老太太的“苦衷”。
比如前日道观一行,事后才听说的流言。
又比如她们祖孙俩当时曾一度遇见赵家女眷,两边分开后却极有可能撞上了私会的两个当事人。
再比如她们听说这件事已经闹到前朝后宫去了,还有太后、长公主、赵家、伯府什么的卷入其中。据说那私会的当事人来头不小,身份绝不能曝光,一旦叫外人知道了,宫里绝对会考虑杀人灭口的!那身为半个知情人的谢老太太与谢映容,岂不是很危险?!
谢老太太想要装病,就是为了让贵人们饶过她,忘了她的存在,不要与她计较。她又不是有心撞破人家的,也不会在外头胡言乱语,怎么甘心就此送命?!
谢映容一脸发愁地说:“我与珍珠姐姐一直在劝她呢,我们家前儿本就走得早,又什么消息都没听说,只当没这回事儿就完了,谁来问都说不知情。若是老太太非要叫外头的人知道她病重,反而容易引人注目。难免会有人猜疑,老太太是不是知道些什么秘密,才会吓得病了?那岂不是惹祸上身?可老太太实在是害怕,我与珍珠姐姐便先哄着她,其实一个字都没往外说。老太太如今是受惊了,估计也会在家里静养些时日,等风声过去就好了。太太和哥哥姐姐们只管回乡,老太太这里有大姐姐和我呢,不会有事的。”
文氏叹道:“原来老太太真是为了外头的流言发愁。早知如此,方才我们就该把打听到的消息告诉老太太,她老人家也就能安心了。”
谢映容目光微闪:“太太打听到了什么消息?能不能告诉我?我好去禀报老太太。如今她老人家不愿见别人,倒是我的话,她还能听几句。”
谢慕林斜了她一眼,心道好大的脸。
文氏却没有多想,只把谢显之、谢谨之、谢慕林与谢徽之四个孩子先前告诉她的消息说了出来,倒是没有透露白氏的名号,只说了事情经过,有几方势力搅和。谢家不过是小透明,根本没人关注他们。就算真有人想杀人灭口,那些把情报告之谢家兄弟的公子哥儿也会是优先的目标,谁会闲着没事盯上根本不相干的谢家人?
不过竹舍的事,她就不清楚了,轮到谢慕林开口:“那两人私会不可能在竹舍,你们遇到的是柱国将军府的萧少爷,我后来也遇见了,屋里的不是歧山伯嫡长子吗?跟私会那两人有何相干?”
“可是……”谢映容吞吞吐吐地道,“不是说歧山伯的嫡长子上山去了么?又怎会出现在那里?这是自相矛盾的说法。那个人只是自称萧少爷,谁知道是真是假?兴许是歧山伯府二公子冒充的呢?不是说萧少爷与歧山伯府大公子是好友,跟二公子不和么?二公子随口冒了他的名,也不是不可能的。若非如此,竹舍里的人为何不肯露面?自称是萧少爷那个,又为何拦着不许我们进门?这分明就是有鬼!”
第225章 强辞
谢映容的说法似乎有理有据。如果谢慕林不是确定萧瑞的身份无误,说不准就信了。
但既然萧瑞确实是柱国将军府的萧二公子,那谢映容的猜想就是错误的。
至于为什么在萧瑞与董慧武口中上山去游玩的两人,会出现在竹舍里,那不难解释。最简单的一种猜测就是:他们在撒谎,目的在于彻底洗清董慧武身上的嫌疑,免得其他人误信歧山伯夫人的说辞,怀疑他陷害他兄弟董慧杰与他人私会,让原本无辜的当事人蒙受冤屈。
那样引起的麻烦就太大了,因为董慧武会得罪的绝不仅仅是自己的家人,还有永宁长公主府与赵家,连带前者背后的宫中贵人在内,那董慧武的小命就真的难保了。
至于董慧武是不是真的无辜……那是他自己的事。赵家那位撞破私会现场的太太,并不是看到董慧杰与另一名女子见面说说话而已,两人有明显的亲热举动,这才作实了两人的私情。
如果那女子真的如谢家兄妹推测的那般,正是白氏的话,那表姐弟私下见面说话,虽有些不合礼数,但也不是太忌讳的事,他们只需要声称是在商量家里的隐秘之事便可。但董慧杰与女方的举动,以及事后企图逃走的行为,跟“光明正大”四个字完全不沾边。这难道还能是别人陷害得了的吗?他自己不作死,谁能陷害得了他?
即使董慧武私下真的做了些什么,促使了整件事的曝光,由于赵家处理得迅速妥当,至今还未公开女方的真实身份,无论是永宁长公主府还是宫里的贵人,都只会觉得是好事,免得他们继续被欺骗,也避免了皇室血脉被混淆。因此,董慧武算是变相立了功,会被重罚的可能性不大。
但有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考虑到歧山伯府董家的复杂情况,让董慧武跟私会事件撇清关系,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谢慕林想明白这一点,便对谢映容道:“这都是你的猜测而已,我只能告诉你,那个人确实是萧二公子。当初我和三弟随娘去大理寺牢狱探望爹爹的时候,曾见过萧二公子。他为了照应入狱的董慧武,做了大理寺的差役,还跟董慧武身边侍候的人说过话。就是他领着我和三弟进牢房探监的,爹爹也向他打过招呼了,绝不可能有错。
“所以,你的猜测是不成立的。无论董慧武当时人是否在竹舍之中,竹舍外的人都绝对是萧瑞。而萧瑞不可能替董慧杰的奸情遮掩。所以,老太太和三妹妹你当时根本就没有撞破董慧杰私会的现场,谁都不会来找你们麻烦的。”
谢映容闻言吃了一惊,随即皱起了眉头。她没想到谢慕林居然认识萧瑞,连她自己都没见过萧瑞呢,只是听说过这个倒霉家伙的传闻……现在可麻烦了,倘若谢老太太听到了谢慕林的这番说辞,说不定就真的放下心来了。那她想要把谢老太太支出金陵城的如意算盘,还能打得响么?
好不容易有了足够的理由,计划却要失败,这叫她如何甘心?
第222章 细节
等到晚上,外界有了更多的消息进来。但随着细节越来越多,情况却似乎变得越发诡异了。
谢显之与谢谨之联系上了昨天才见过的几位泛泛之交们。深层次的东西,这些人不会轻易透露,但谢家人只是害怕被卷进麻烦里而已,一些无伤大雅的情报,告诉谢家兄弟也无妨。
于是谢慕林便知道了,被赵家抓住的乃是歧山伯府的二公子董慧杰,而非一向名声狼藉的大公子董慧武。
据说,赵家一位太太当时带着丫头婆子在观内参拜祈福,途经董慧杰与人私会之处时,发现外头守着的丫头行迹鬼祟。
这位太太年纪不轻了,正身怀有孕,极有可能是她盼望多年的嫡子,因此对于所有言行怪异的人都分外警惕,在自家资助的道观内行走,还要三四个婆子走在她前头做开路先锋,以免遇上什么不长眼的人打搅她的清静。那守门的丫头举止可疑,她就命开路婆子上前查问。不料那丫头转身就跑,赵家婆子越发觉得她有鬼,追进屋里,正正撞上了屋中的董慧杰与一位女眷纠缠在一处,意乱情迷中,刚把对方的鞋袜脱了,把对方的纤足捧在手中闻味儿呢。
赵家主仆进屋后,那对男女方才惊醒,还想要掩面逃走,无奈两人都有些衣衫不整,哪儿有这么容易逃脱?董慧杰为了脱身,曾丢下姘头撞出门外,差点儿撞着赵家太太了,把一个开路婆子撞得几乎吐血,终究还是叫几个有力气的婆子捆住了。
那位赵家太太受了惊,下人慌忙急报赵家主母,后者带人赶到,发现了与董慧杰私通的女子身份,就先把人送走了,只扣下董慧杰,又派人给后者的母亲歧山伯夫人白氏送口信,请对方过来处置后续事宜。而白氏得知消息后,没有立刻赶去见赵家主母,反而命人快马加鞭,将消息飞报给丈夫歧山伯,让他赶紧来救儿子。
歧山伯一向偏宠继室所出的嫡次子,接到继室的急信后,快马赶到,因见赵家把人扣下,儿子还受了点伤,立刻就炸了,当场跟赵家的家丁与婆子打了起来,打伤了好几个人,还要直接把儿子抢走。
赵家书香门第,哪里跟这种莽人打过交道?当时都懵了,一时没提防,叫歧山伯把儿子抢了出去。偏在这时,永宁长公主府的二公子听到消息,可能是赶来看热闹的,与歧山伯父子迎面撞了个正着,被歧山伯撞倒在地,摔了一跤,扭了脚。这回轮到永宁长公主府的人拦着人不肯放了。后头赵家的人又追了上来,揪住董慧杰,三家闹了起来,动静大了,这才惊动了其他在观中的客人。
永宁长公主的次子马二公子虽然只是小伤,但他出身高贵,几时被人这般冲撞过?据说那歧山伯父子俩言行间对他也不太恭敬,就这么把人得罪了。马二公子脸色难看,坚决不肯放过他们父子,当场就找了人来,把董慧杰押走了。歧山伯被人拦得死死的,暴怒不已,场面闹得非常难看。
这时候,与兄弟同到观中一行的歧山伯元嫡长子董慧武又带着朋友回来了,见状不解地问发生了什么事。
他的继母白氏便向他父亲歧山伯控诉,说董慧杰一向乖巧懂事,又怎会跟这种丑事扯上关系?如今女方又不见踪影,也不知是哪家的女眷,赵家说话不尽不实的,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清楚呢,天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陷害?她又说儿子以往在外赴宴做客,从来都是太太平平的,怎的才带哥哥同行一回,就出了这么大的事呢?
白氏这话里有话,明摆着就是在向歧山伯告状,说整件事都是董慧武搞出来的阴谋了。
这种说法,别说赵家人不信了,连永宁长公主府都不能答应。马二公子明明是白氏的侄女婿,却没有半点给老婆的姑姑面子的意思,坚持董慧杰是神智清醒地与人私通,还被人抓了个现行,有任何下场都是活该,跟他哥哥没关系。无奈歧山伯如今就是个耙耳朵,老婆说什么都是对的,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打长子。
期间又有董慧武的同行友人,柱国将军府的萧二公子出面证明,他们二人在戏开场不久之后,就觉得无聊,溜出去拜了神,便爬覆舟山游玩去了,刚刚才回来,根本不知道观中发生了什么事,更不可能陷害什么人。而且董慧武本来今日另有行程,是被继母兄弟强拉过来的,事先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也没办法提前进行布置。说他陷害兄弟,完全不合情理。
这时候前来围观的人已经很多了。没有离开的宾客们几乎都闻讯赶来,说什么话的都有。大部分人都愿意相信萧二公子的证词。白氏佛口蛇心的形象早有不少人家心知肚明了,见了歧山伯蛮狠不讲理的模样,更是为董慧武抱屈。不过当中,也不是没有与董慧杰交好的人说,董慧武与兄弟不和已久,萧瑞又与他相交莫逆,臭味相投,很难说他二人没有合伙作假证的嫌疑。
在场风波直闹到半夜才告一段落,期间不停有人离开,消息也相应地散发开去。不过宾客人数不多,也有女眷不愿理会丑闻,象谢家这般早早离去。还有人是闻讯后赶到观中,帮忙说情的。其中,因永宁长公主府与白家是姻亲,与歧山伯府亦算是姻亲,白家去的人最多,可惜全都碰了壁。永宁长公主连夜坐车过去,把受伤的儿子与受了惊吓的小女儿接回,喷了白家与歧山伯府的人一个狗血淋头。
随即,今日在朝堂上,皇帝就含沙射影地讽刺了某些行事不端、品德败坏的贵族子弟,慈宁宫的太后也把歧山伯夫人与白家的几位诰命召进宫中,训斥了一顿。董家、白家齐齐丢了大脸,朝廷上下无人不知他们两家惹恼了永宁长公主府,还得罪了赵家人,不但董慧杰前途尽毁,名声扫地,就连两家其他未曾涉事的成员,也可能大受影响。董白两家内部对当事人怨气冲天,还不知接下来会如何呢。反正曾经与董慧杰交好的几位公子哥儿,本来还帮他说话的,如今都安静如鸡了。
按理说,这种八卦消息不可能这么快散开,一夜便传得金陵城上下皆知。但流言中夹带着那与董慧武私会的神秘女子便是赵家小姐的说法,很快就让明眼人都知道,这八成是那些想为女儿或孙女谋取太子妃之位的高门大户下场了。他们可未必会在意曹皇后会怎么想,只是看中了太子这个身份能给他们带去的利益罢了。他们觉得自家不输给赵家,又怎么甘愿无声无息地被赵家女抢走了这么好的机会?
金陵城中的世家高门对这件事各有盘算,但大部分人都不想搅和进去。又不是与自身利益攸关的事,何必操那闲心呢?
还有看谢家兄弟顺眼的人,私下里劝他们,别好奇了,也不必瞎打听,这是神仙打架呢,与凡人不相干,他们赶紧离开是正经。
第223章 分析
听完哥哥们打听回来的消息后,谢慕林头一个反应就是:“所以在观中与董慧杰私通的女子,到底是谁呀?”
告诉谢家兄弟情报的人,哪怕把董慧杰是怎么被抓住的,赵家太太受了惊吓,永宁长公主府、赵家与歧山伯如何撕逼之类的细节都说了出来,也始终未透露,故事的女主角是谁。又或者是……连他们也不知道那位是什么身份?
谢徽之在旁哂道:“一听就知道这位女眷身份不一般,多半是家世很显耀,就连赵家也不敢轻易招惹,因此赵家主母才会一发现对方是谁,就立刻先把人送走了。董慧杰就不同了,只是一个伯府次子,家里又没什么太大的实权,所以赵家想扣就扣,把人弄伤了也不在乎。”
谢谨之想了想,道:“歧山伯府也不能说没有权势地位,他们家在军中有些威望,歧山伯夫人又有个娘家侄女是永宁长公主的二儿媳。本来他家确实是有势可倚的,可惜歧山伯犯了糊涂。马二公子当时会过去,显然不可能真是看热闹去的,多半是听到消息,想过去给妻子的表弟解围。可歧山伯把人撞伤了,双方交恶,这本来可以倚仗的势便没有了,还反过来压在他们头上。董家自作自受,也是活该。”
这一点就更让谢慕林想不明白了,永宁长公主府明明是歧山伯府的重要靠山,昨天歧山伯府的人能出现在赵家宾客的名单里,明摆着就是靠的永宁长公主府的面子,否则赵家明明是士林名门,文官世家,请一个权势不大的将门勋贵人家做什么?谢慕林打听过昨日观中客人的身份,只有歧山伯府这一家武将而已——萧瑞是跟着董慧武去的,亦有外戚背景——其余不是皇亲国戚就是进士出身的文官,董家明显格格不入。
在这样的前提下,那道观中道路宽敞,院子也开阔,歧山伯该有多蠢,才会硬要撞上马二公子呀?他就没别的路可走了?而且就算真撞上了,事后赔礼道歉,做足姿态让受害者消气,不行吗?赵家明显奈何不了歧山伯,他要护着儿子并不难。可他对着马二公子也莽撞无礼,才会导致后者叫人把董慧杰强行押走了,歧山伯再生气也无可奈何,只能把气撒在嫡长子头上。他夫人也同样分不清轻重,这种时候揪着元配留下的儿子干什么?难道不是先向马二公子与赵家人赔礼,让他们消气放人更要紧?
董家这一家三口简直就是蠢死的。
因为歧山伯一家这蠢得让人无法直视的操作让谢慕林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猜测:“马二公子夫妻不和吗?还是他跟歧山伯府这门姻亲关系不好?那他去现场围观,搞不好真是看热闹去的,并非为了救人。而歧山伯也是知道这一点,才会没指望过求对方帮忙?”
然而谢显之马上就提出了质疑:“马二公子不肯饶了歧山伯父子也就罢了,这时候怎么马二奶奶也不出面求情?她跟歧山伯府的关系肯定是很好的,否则不会特地带歧山伯夫人与董慧杰过去看戏,连董慧武都捎带上了。”
谢显之、谢谨之、谢慕林与谢徽之面面相觑,手足四人同时有了个猜想,更觉愕然。
难不成与董慧杰有私情的竟是他的表姐,马二奶奶白氏不成?!
若是如此,那就怪不得马二公子会特特跑去捉奸现场找董慧杰晦气,还跟歧山伯夫妻闹起来了。永宁长公主以及宫里的太后、皇后,也因此丝毫不给董、白两家留脸面,因为白氏所为重重地打了皇家的脸。赵家虽是捉奸、揭秘的“功臣”,却因为没有当场公布白氏的身份,保住了永宁长公主母子的脸面,因此在促成赵小姐成为太子妃这一件事上,更能得到皇家的欣赏。
这种时候,就算外头流传起赵小姐是私通事件当事人的流言,皇家也不会在乎的,因为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在某种意义上,赵小姐算是为了保护皇家名声而牺牲自己的人吧?只要赵家人不泄露白氏的名字,曹皇后与太子有可能会嫌弃赵小姐名声不佳,但太后与永宁长公主,却绝对会对赵小姐生出怜惜之心,对她更生好感。
把整件事都理清之后,谢显之便不由得感叹:“那些趁机乱传流言,误以为可以浑水摸鱼的人家,只怕根本不知道实情如何……否则他们绝不会将此事传得满城风雨的。”
这时候攻击赵小姐,绝对不会为他们的女儿或孙女争取太子妃之位增添筹码,反而很有可能引致皇家的反感。因为宫里和永宁长公主这时候都会更希望低调处置此事,而不是叫外界议论纷纷。万一有人察觉到真相,泄露出去,马二公子要如何做人?
永宁长公主的丈夫马驸马是本朝有名的书画大家,虽然也有进士功名,但并无心仕途,安心做个富贵闲人。他的长子继承了父亲书法上的天赋,本人也交游广阔,还喜欢资助清贫才子。这对父子俩,都在本朝士林圈里颇有名声。
但马二公子就不一样了,他几乎就是个纨绔子弟,只胜在家教比较严格,读的书多一点,不敢作奸犯科而已,却是完全顶不了事。他在交际上的手段远不如兄长高明,有些说话直率的名声,得罪的人不少。可他这样的出身,便是言语间得罪了人,又有几个敢跟他计较的?
马玉蓉的性子也是差不多,想说什么话,就直接说了,连曹家人都敢怼。
但马二公子一旦有了戴绿帽的名声,那些他曾经得罪过的人,还不得把他嘲笑死呀?就算不当面说,背后嚼舌头,也足以逼得他没脸出门见人了。
马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太后的外孙,皇帝的亲外甥,得罪了他们的人,太后与皇帝又怎会有好感?就这样,还想争太子妃之位?不被寻借口针对一番,就算好的了。
理清整件事后,谢慕林就算是安下心来了:“果然是神仙打架,这事儿跟我们关系不大。且不说我们家早就离开了,根本不知道观里发生了什么,宫里也不会乐意叫流言继续乱传下去的。我们就低调地办好自己该办的事,不必理会外头的传言。”
三位兄弟都点头同意,只是谢显之又提起:“老太太只怕也在担心这件事,我们既然打听到了内情,就过去跟她老人家说一声,让她安心吧?细节不必多提,只告诉她,不干咱们家的事就是了。”
众人点头赞成,兄妹四个又去禀报了文氏,文氏惊叹一番,便答应了次日带他们去给谢老太太请安,顺道向谢老太太道别。后日一早,他们就要出发去码头,船行定了清早出发,他们未必有时间再去向谢老太太辞行。
次日,文氏带着一众小辈,连带禁足多时的宛琴,都一同到了珍珠桥,求见谢老太太。不料谢映容却出了房门,歉意地告诉他们:“老太太身上不好,说不必见了。太太与兄弟姐妹们到了老家,千万要写封信回来报平安。”
第224章 惊慌
文氏惊讶极了,不由得回头看了儿女们一眼。昨天她没来,但听儿女们的说法,谢老太太应该没生病的征兆才是呀?
谢显之也十分讶异:“怎会如此?昨儿并不见老太太身上有不适之处,莫非是夜里贪凉,得了风寒?”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况。
谢谨之则说;“可请了大夫?大夫怎么说?”
谢映容迟疑了一下,没有回答。文氏急得立刻就要进屋去瞧谢老太太了,还说:“我轻手轻脚进去,不会惊扰她老人家的!”
谢映容见他们没一个被自己拦下,只得挡住文氏的去路,将人扯回到院中,小声说:“太太,如今是老太太说自己身上不好,不用请大夫,也不让家里人去见她,您和哥哥姐姐们只管照她的意思行事就是,何苦逆她的意?她老人家要是不满意了,绝不会说太太和哥哥姐姐们孝顺的!”
文氏更加愕然:“到底是怎么回事?难不成还是为了我们要回老家的事生气?”
谢映容一脸的欲言又止,但就是不肯给明确回答。
谢慕林在旁瞟了她几眼,从她这浮夸的演技断定这姑娘在装模作样呢,微微一哂,便问守在房门外的珍珠:“老太太果然说不想见我们?”
珍珠瞥了谢映容一眼,点点头:“老太太是这么吩咐的,还要我们往外放她病重的消息。我们苦劝老太太,还没做呢。”
谢慕林差点儿想翻白眼了,谢老太太要是真的病重,文氏和他们还能顺利离京?还要特地往外放消息,这分明就是要给他们挖坑,给他们丢个不孝、遗弃的罪名了!有这么狠心的亲祖母吗?这不是在闹脾气逼儿孙们留在她身边服侍,而是要直接断亲孙子们读书科举的前程!
谢慕林毫不客气地说:“倘若老太太真个病重,我们兄弟姐妹断不可能离开的。就算娘、二哥和我能走,大哥、三弟、四弟四妹也必须留下来侍疾,否则便是不孝了。老太太还要往外头放消息,我们却已经定好了明日的船。一旦传出去,兄弟们要如何读书科举?这辈子的名声前程都要断送了!
“老太太若真舍不得我们,拼着在宗房与爹爹面前失信,让大哥受那位推举他入学的焦银台厌弃,我们也认了,只管留下便是。即使日后曹家报复,把我们一家子连根拔了,绝了老太爷、老太太的香火,好歹也是一家人死在一处,九泉之下也不寂寞。但老太太一声不吭,就要毁孙儿们的前程,未免太狠心了些。难道兄弟们日后科举顺利,有了功名,不是给老太太脸上增光的?为何老太太非要拦着不许他们出人头地不可?!”
珍珠当然不会回答谢慕林的话,但屋里却传来了谢老太太再也无法忍耐的声音:“你这死丫头休要胡说八道!我几时要坏孙儿们的前程了?我只是要让外头的人知道我病了,外头的事一概不与我相干罢了!哪里有你想的那么坏心?!若我真要拦着不许你们走,早就发话了,你们还真敢抗命不成?!”
这回谢慕林是真的忍不住翻白眼了。老太太死要面子,她都懒得跟她吵。
文氏等人这会子已经看明白了,敢情谢老太太是在装病?可她有什么理由这么做呢?还做得这般不高明,差点儿就误伤了孙儿们。
谢映容微微皱了皱眉,含怨看了谢慕林一眼,转身掀帘子进了屋中。也不知道她与谢老太太说了些什么,不多时,她便走了出来,低声对文氏一行人道:“太太,老太太也有自己的难处,只是一时糊涂才用错了法子。您若不见怪,我陪您和兄弟姐妹们到前头屋里坐坐,替您分说明白如何?”
既然谢老太太没有病,文氏当然不会非得进屋探视不可。她从十岁就被谢老太太带在身边教养,早已习惯了听从婆婆的号令了。她不反对谢映容的建议,只带着儿女们在窗外恭敬地给屋里的谢老太太请安问候,尽完了礼数,又等了一会儿,确认谢老太太没有别的吩咐了,方才带着一众小辈们离开。
等他们在金萱堂前院寻了间小花厅坐下,谢映容便诉说了谢老太太的“苦衷”。
比如前日道观一行,事后才听说的流言。
又比如她们祖孙俩当时曾一度遇见赵家女眷,两边分开后却极有可能撞上了私会的两个当事人。
再比如她们听说这件事已经闹到前朝后宫去了,还有太后、长公主、赵家、伯府什么的卷入其中。据说那私会的当事人来头不小,身份绝不能曝光,一旦叫外人知道了,宫里绝对会考虑杀人灭口的!那身为半个知情人的谢老太太与谢映容,岂不是很危险?!
谢老太太想要装病,就是为了让贵人们饶过她,忘了她的存在,不要与她计较。她又不是有心撞破人家的,也不会在外头胡言乱语,怎么甘心就此送命?!
谢映容一脸发愁地说:“我与珍珠姐姐一直在劝她呢,我们家前儿本就走得早,又什么消息都没听说,只当没这回事儿就完了,谁来问都说不知情。若是老太太非要叫外头的人知道她病重,反而容易引人注目。难免会有人猜疑,老太太是不是知道些什么秘密,才会吓得病了?那岂不是惹祸上身?可老太太实在是害怕,我与珍珠姐姐便先哄着她,其实一个字都没往外说。老太太如今是受惊了,估计也会在家里静养些时日,等风声过去就好了。太太和哥哥姐姐们只管回乡,老太太这里有大姐姐和我呢,不会有事的。”
文氏叹道:“原来老太太真是为了外头的流言发愁。早知如此,方才我们就该把打听到的消息告诉老太太,她老人家也就能安心了。”
谢映容目光微闪:“太太打听到了什么消息?能不能告诉我?我好去禀报老太太。如今她老人家不愿见别人,倒是我的话,她还能听几句。”
谢慕林斜了她一眼,心道好大的脸。
文氏却没有多想,只把谢显之、谢谨之、谢慕林与谢徽之四个孩子先前告诉她的消息说了出来,倒是没有透露白氏的名号,只说了事情经过,有几方势力搅和。谢家不过是小透明,根本没人关注他们。就算真有人想杀人灭口,那些把情报告之谢家兄弟的公子哥儿也会是优先的目标,谁会闲着没事盯上根本不相干的谢家人?
不过竹舍的事,她就不清楚了,轮到谢慕林开口:“那两人私会不可能在竹舍,你们遇到的是柱国将军府的萧少爷,我后来也遇见了,屋里的不是歧山伯嫡长子吗?跟私会那两人有何相干?”
“可是……”谢映容吞吞吐吐地道,“不是说歧山伯的嫡长子上山去了么?又怎会出现在那里?这是自相矛盾的说法。那个人只是自称萧少爷,谁知道是真是假?兴许是歧山伯府二公子冒充的呢?不是说萧少爷与歧山伯府大公子是好友,跟二公子不和么?二公子随口冒了他的名,也不是不可能的。若非如此,竹舍里的人为何不肯露面?自称是萧少爷那个,又为何拦着不许我们进门?这分明就是有鬼!”
第225章 强辞
谢映容的说法似乎有理有据。如果谢慕林不是确定萧瑞的身份无误,说不准就信了。
但既然萧瑞确实是柱国将军府的萧二公子,那谢映容的猜想就是错误的。
至于为什么在萧瑞与董慧武口中上山去游玩的两人,会出现在竹舍里,那不难解释。最简单的一种猜测就是:他们在撒谎,目的在于彻底洗清董慧武身上的嫌疑,免得其他人误信歧山伯夫人的说辞,怀疑他陷害他兄弟董慧杰与他人私会,让原本无辜的当事人蒙受冤屈。
那样引起的麻烦就太大了,因为董慧武会得罪的绝不仅仅是自己的家人,还有永宁长公主府与赵家,连带前者背后的宫中贵人在内,那董慧武的小命就真的难保了。
至于董慧武是不是真的无辜……那是他自己的事。赵家那位撞破私会现场的太太,并不是看到董慧杰与另一名女子见面说说话而已,两人有明显的亲热举动,这才作实了两人的私情。
如果那女子真的如谢家兄妹推测的那般,正是白氏的话,那表姐弟私下见面说话,虽有些不合礼数,但也不是太忌讳的事,他们只需要声称是在商量家里的隐秘之事便可。但董慧杰与女方的举动,以及事后企图逃走的行为,跟“光明正大”四个字完全不沾边。这难道还能是别人陷害得了的吗?他自己不作死,谁能陷害得了他?
即使董慧武私下真的做了些什么,促使了整件事的曝光,由于赵家处理得迅速妥当,至今还未公开女方的真实身份,无论是永宁长公主府还是宫里的贵人,都只会觉得是好事,免得他们继续被欺骗,也避免了皇室血脉被混淆。因此,董慧武算是变相立了功,会被重罚的可能性不大。
但有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考虑到歧山伯府董家的复杂情况,让董慧武跟私会事件撇清关系,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谢慕林想明白这一点,便对谢映容道:“这都是你的猜测而已,我只能告诉你,那个人确实是萧二公子。当初我和三弟随娘去大理寺牢狱探望爹爹的时候,曾见过萧二公子。他为了照应入狱的董慧武,做了大理寺的差役,还跟董慧武身边侍候的人说过话。就是他领着我和三弟进牢房探监的,爹爹也向他打过招呼了,绝不可能有错。
“所以,你的猜测是不成立的。无论董慧武当时人是否在竹舍之中,竹舍外的人都绝对是萧瑞。而萧瑞不可能替董慧杰的奸情遮掩。所以,老太太和三妹妹你当时根本就没有撞破董慧杰私会的现场,谁都不会来找你们麻烦的。”
谢映容闻言吃了一惊,随即皱起了眉头。她没想到谢慕林居然认识萧瑞,连她自己都没见过萧瑞呢,只是听说过这个倒霉家伙的传闻……现在可麻烦了,倘若谢老太太听到了谢慕林的这番说辞,说不定就真的放下心来了。那她想要把谢老太太支出金陵城的如意算盘,还能打得响么?
好不容易有了足够的理由,计划却要失败,这叫她如何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