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每逢需要浇地的时候,村民就去上游东牛庄拉闸,从平金河引了水,一户一户地浇。
  姜冬月家里共六亩地,是赶上政策按人头分的,她和唐墨、笑笑每人两亩。其中四亩在第六道河,两亩在第三道河,相隔不算远。
  顺着记忆里的方向走到第三道河,刚踏上短桥,唐笑笑就撒了欢,蹦蹦跳跳地跑到自家地头,大声招呼姜冬月:“妈!你快看!我的西红柿变红了!”
  姜冬月忍不住笑了。家里条件苦,唐笑笑打小就没享过什么福,对吃食也不挑拣,有啥吃啥,从不浪费。
  但小姑娘也有自己偏爱的东西,糖拌西红柿。
  菜地里不管哪个西红柿,只要红了一点儿,她就悄悄盯住,等红得差不多了赶紧摘下来,让姜冬月切片拌糖吃。
  “它好大,好红,真好看~”
  不等姜冬月走过来,唐笑笑就把那个西红柿旋转着摘下来了,果然红通通的,在其他刚泛红或纯青色的西红柿里格外显眼。
  唐笑笑捧着这颗鹤立鸡群的西红柿,轻轻放到提篮里:“妈,我想中午吃它,行吗?”
  “行,一整颗都切了拌白糖。”姜冬月痛快答应,又让唐笑笑再摘几个,“你仔细些,挑五六个有点儿红色的,到家再放放。”
  趁这功夫,她好把药水涂抹到西红柿的花蒂上,这样花能坐得更牢固,顺利结出西红柿。
  闺女干活积极是好事儿,但年龄太小了,手上没个轻重,抹点药水能把一枝头花都蹭下来。
  “五、六个……”唐笑笑伸开两只手,从大拇指挨个数过去,最后停在小指,“一只手,对吗?”
  姜冬月:“对,笑笑真聪明。”
  唐笑笑得了夸奖,认认真真地找西红柿去了,姜冬月趁机拧开瓶盖,用扫帚枝蘸取药水,一点点抹好,然后又割了半垄韭菜。
  前天下过雨,韭菜吸饱了水绿油油的,有几株开出了小小的白色花骨朵,再不吃就老了。
  韭菜旁边空了一小块地,看样子是拔掉了开春种的一茬胡萝卜,准备换新菜。
  但姜冬月割完韭菜,又摘了两根黄瓜,还是想不起来打算种什么,只好先抛到一边,蹲下身费力地拔掉杂草,将菜地清理干净,最后起身去摘豆角。
  她种的全是长豆角,长势挺好,在旧竹竿和树枝搭的架子上缠绕着,垂下一条条柔嫩的绿色果实,叶片中夹杂着粉白淡紫的花,煞是好看。
  姜冬月“咔咔”地将豆角从顶部掰断,留下一点小尖儿在枝头。据说这样摘,它会从断掉的地方继续长出豆角。
  把成熟的豆角全摘掉,正好一大把,和韭菜、黄瓜、西红柿一块儿放进提篮里,塞得满满当当。
  “笑笑,我们回家吧。”
  “知道啦!”
  唐笑笑从河沟里爬出来,脚上全是泥,手里拎着根长长的狗尾巴草,串着七八只翠绿的蚂蚱,“回家去喽~”
  刚过短桥,迎头碰见个庄稼汉子,扛着铁锨戴着草帽,跟姜冬月打招呼:“哎哟哟,这么高小丫头就领着下地,叫别人看见了,得说冬月你是个后娘啊,哈哈哈哈!”
  这人叫王满仓,和姜冬月家就隔了一条巷子,走几步便到。他和媳妇钱会粉都爱说笑,嘴皮子特别利索,但为人实诚,从前姜冬月日子难过的时候,浇地碰到了总会搭把手。
  姜冬月知道他脾性,也不恼,笑道:“满仓大哥,哪有你这么充大爷的?净教孩子不学好。对了,你今天怎么没上工呀?”
  “嗨,板厂停电了,说什么高压线倒了还是电机坏了。”王满仓摘下草帽扇了扇风,“正好菜地没翻,看看去。”
  俩人站桥头聊了两句,姜冬月忽然想起来王满仓的小闺女王燕燕比笑笑大两岁,便问道:“满仓大哥,燕燕这会儿上一年级还是二年级啊?笑笑要上育红班了,我想给她借两本书在家先看看。”
  王满仓:“你过了桥直接往家里去吧,会粉在家呢,叫她给你找找。燕燕再开学才上二年级,育红班的书还没卖呢。”
  又弯下腰逗唐笑笑,“你这么高就要上学啦,看得见黑板吗?”
  唐笑笑见过这个大爷很多次,并不怕他,悄悄踮了脚说道:“大爷,我看得见,我就比燕燕矮一点点。”
  小姑娘自以为做得秘密,殊不知两个大人把她踮脚的动作看得一清二楚,王满仓哈哈哈笑起来,却不敢说实话,怕把孩子逗哭了。
  “上家里拿书吧,以后当个大学生。”王满仓把帽子戴回头上,临走又没忍住,“笑笑,大爷给你借书,你送大爷一个西红柿好不好?”
  “好吧。”唐笑笑挠挠脸蛋,去提篮里拿西红柿。
  西红柿汁水多,不禁压,所以放在其他菜上面,那颗又红又大的正好在最中间。
  唐笑笑手指动了动,抱起那颗最大的送到王满仓手里:“大爷,给你吃~”
  王满仓赶紧摆手:“不要不要,大爷逗你的。”
  唐笑笑又把西红柿往前递了递:“吃吧大爷,这个好吃。”
  “孩子给你就拿上吧,”姜冬月重新拎起提篮,“家里还有呢。”
  王满仓擦擦手,接过那颗又大又红的西红柿:“好孩子,真大气哎,等上学了让燕燕带着你,每天作伴儿走。”
  唐笑笑点点小脑袋:“嗯!”
  第8章 半条虫
  唐笑笑往外递西红柿的时候特别大方,回到家就垮了脸,哪怕姜冬月顺路到王满仓家里借来了两本育红班的书,也没让她开心起来。
  “我的西红柿没有了,”唐笑笑撅起嘴巴,“我不能吃糖拌西红柿了,别的西红柿都是青的。”
  姜冬月看得好笑:“那你为什么给你大爷送个红西红柿,不给他拿个青的?”
  唐笑笑:“青的不能吃呀,太酸了。”
  “笑笑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姜冬月揉了把闺女的小脑袋,“满仓大爷给你借书,你就送他一个大西红柿,咱们做人就应该这样,有来有往。不能学那空心的人,不实惠。”
  又安慰唐笑笑:“夏天阳光大,雨水多,西红柿熟得快,过两天就能再摘了。”
  唐笑笑伸开左手,认真数过去:“一、二、三、四,妈,你说的好像不对,我这个西红柿长了四天才变红,一点儿都不快。”
  姜冬月:“没事儿,别发愁。今天你爹不是去镇上磨面了嘛,等回来就有新麸子了。到时候你把刚红一点儿的西红柿埋进去,用不了两天它就红透了。”
  麸子是磨面时小麦脱下来的那层皮,平常只用来喂鸡。往麸子里埋西红柿,听起来就很神秘的样子。
  唐笑笑眼睛亮闪闪的,放下两根手指:“真的吗?那我两天以后再吃糖拌西红柿。”
  卸下心头大事,她终于有兴趣看王燕燕那两本书了,一本语文一本数学,除了最简单的“1”和“0”,别的都不认识。
  但上面有图有字,什么“花鸟虫鱼”、“山水天地”,都配着简单的黑白画,唐笑笑越翻越高兴,缠着姜冬月找报纸给她包书皮。
  家里那沓旧报纸都是唐墨干活儿时从城里捎回来的,姜冬月从中间找了张干净的,裁开把书包起来,恰巧有半根铅笔,顺手就在外面写了“唐笑笑”三个字。
  唐笑笑捧着书左看右看,脸蛋红扑扑的:“我先用燕燕的,等开学发新书了,就把书皮撕下来还给她。”
  又问姜冬月,“妈,你一定去过扫盲班对吧?所以才会写字儿。”
  姜冬月:“……嗯。”
  她其实上过两年小学,那时候她爹是生产队队长,家里大姐和两个哥哥都很能干,日子过得挺好,到年龄就进了育红班,每天背着个布袋子来回跑。
  后来一年级过半的时候,姜秋宝出生了,林巧英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姜冬月就慢慢不念了。
  头悬梁锥刺股的都未必能学出来,更别提中途退学的了,姜冬月很快把学过的那点儿东西都还给了老师,每天追在姜秋红屁股后面,到地里打草挣工分,夏天拾麦穗儿,秋天捡红薯,倒也乐呵呵的。
  现在会写这些字,纯粹是生活被迫,为了买卖东西不上当,有点空儿就对着儿女的书本一遍遍抄,有段时间还涂了块儿小黑板,让唐笑笑在家开讲。
  唐笑笑一个人既教妈妈又教弟弟,那个自豪劲儿,简直要上天,甚至无师自通了初级管理术,自己做了几十朵小红花,谁表现好就发给谁。
  姜冬月拿到第十九朵小红花的时候,用打工裁衣裳攒的钱,到县里买了台缝纫机,从此开始自己干买卖,一点点儿地带着儿女置办家当。
  “妈当然扫盲了,”姜冬月把报纸和半根铅笔收起来,“不扫盲哪儿行啊?像你奶奶,出门连男女厕所都分不清。”
  “笑笑,等你开学了呀,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到家了再给我说一说。这样咱们掏一份学费,就能有两个人学会认字儿,好不好?”
  妈妈太聪明了吧……唐笑笑重重点头:“好!”
  忙活一通,日头渐渐高了,姜冬月换了块蜂窝煤,把大铁锅坐上,然后搬出搪瓷大盆洗刷干净,开始在院里和面。
  这年月已经有发酵粉了,但大多数人还是习惯用老面,先揪下来一块儿,掰碎了泡到温水里,等个十来分钟,往里面倒入白面,然后少量多次地掺入温水,反复按压,就能把老面新面揉成一个白胖面团。
  姜冬月一口气把布口袋里剩下的面全和了,和好后用笼布把面团裹住,再用盖帘儿把搪瓷大盆盖上,放到太阳底下。
  所谓“盖帘儿”,就是把稍粗些的高粱秆用麻绳穿起来,然后修剪而成。有的地方叫篦子,还有的叫饺子帘,都是一样东西。
  姜冬月只会做炊帚,家里现在用的这几个盖帘儿,还是姐姐姜秋红前几年给做的,很结实耐用。
  “妈,不用盖被子吗?”唐笑笑在小水瓮和搪瓷大盆中间绕来绕去,像只勤劳的小蜜蜂。
  “不用,现在天热,三四个钟头面就发起来了。等到了冬天,就得把面盆端到炉子旁边,捂上厚被子给它保暖。”
  唐笑笑“哦”了一声,悄悄掀开盖帘儿看了看,又跑到大水瓮那里掀开:“妈,没水了,我来压水吧。”
  姜冬月刚才和面舀水,清楚知道里面还有一半,听见这话就知道是笑笑想压水玩,也不说破,倒了小半盆水帮她把地下水引出来,就自去南棚子做饭。
  这口井是唐墨结婚前请人打的,位置很不错,直到石桥村拆迁还能正常用。每次压水,先从顶部往里面灌水,同时上下压那根当手柄用的铁棍,一上一下反复十来次,清冽的地下水就会从井头的出水口流泻出来。
  那根铁手柄对姜冬月来说太矮了,有身子后更费力,但对唐笑笑来说正合适。只见她将铁手柄抬到最高,然后一脚蹬在井边的石块上,荡秋千似的把自己压下来,嘴里嘿嘿哈哈,玩得满头是汗。
  每压满半桶,就喊姜冬月倒水,竟也慢慢把水瓮装满了。
  “快歇会儿,搬个板凳过来吃饭。”姜冬月招呼闺女,“晌午多喝绿豆汤,去火。”
  大西红柿意外飞走,饭桌上只有一盆凉拌黄瓜,好在笑笑不挑剔,压半天水也累了,一口馒头一口菜,呼噜噜吃了个肚圆。
  到了下午,唐墨果然回来很早,刚过五点就到家了,还带回来半袋白面和一麻袋麸子。
  “爹!”勤劳小蜜蜂忽闪着胳膊扑过去,要接那袋麸子。
  唐墨赶紧闪开:“四十斤呢,你可提不动。”
  家里麸子快见底了,光靠磨面剩的那些不够喂鸡,他专门多买了。
  “爹,那你快把麸子倒瓮里吧。”唐笑笑催促,“我想往里面埋西红柿。”
  唐墨:“……”
  难怪闺女今天这么积极,原来不是迎接他,唉。
  放好白面和麸子,帮闺女埋好几个西红柿,唐墨就搬出大案板,洗了手开始揉面。
  他平常干活忙,家里事儿做得少,好容易空闲了,当然不能让姜冬月大着肚子忙活。
  既来了帮手,姜冬月就去调馅儿,切了韭菜炸粉条,再打三个生鸡蛋,最后撒上盐,半盆韭菜馅儿就做好了。
  这时候唐墨已经把面揉得劲道光滑,开始搓细了切馒头。
  姜冬月暗自叹气,人无完人,像唐墨这样勤快能干活的就很不错了,哪怕婆家糟心日子也能过,可惜……
  “嘿,冬月你想啥呢?”唐墨伸手在她面前晃晃,“是不是累了?”
  姜冬月摇摇头:“没,就是想地里种啥呢,韭菜地边儿上。”
  “你头两天不是说种茄子吗?咱就种茄子呗。”唐墨毫无所觉,把切好的馒头挨个按一按,沾了面粉放到盖帘儿上,“回头平村镇赶集的时候,我去买点儿茄子苗回来。那块儿地不大,有个二十棵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