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德妃看着自家妹子的情面上,也得略作表示。
  寒冬腊月的,淑宁难得往宫中一次。自然也得去宁寿宫,给太后请个安。
  赶巧宜妃也在。
  看着她们嫡姐庶妹一家亲的,心中不免愤恨。当即娇笑着来了句:“听说昨日腊八,四阿哥和四福晋亲手熬了腊八粥。给先皇后供奉了,也给一等公府送了,德妃也一定尝到他们小两口的厨艺了吧?”
  正在喝茶的淑宁直接呛住,咳了个欲生欲死。
  小脸红得跟巴林部晋上的鸡血石似的。
  可把贵妃娘娘给心疼的,直接一个眼刀子过去:“不会说话就闭嘴,还有人把你当哑巴不成?”
  准备好被凶,但没想到是被贵妃凶的宜妃柳眉倒竖:“贵妃娘娘好生没道理,臣妾不过是见到德妃姐妹,想起四阿哥所制那腊八粥心生好奇而已。”
  “既没有触犯宫中戒律,也没僭越之心。碰巧一等公阿灵阿福晋喝茶呛到罢了,这也要算在臣妾身上吗?”
  “算的吧。”德妃不紧不慢开口:“宜妃连小两口做了腊八粥都知道,能不知道本宫因此而训了四阿哥么?碰上淑宁呛水也许是偶然,但你蓄意挑拨本宫和四阿哥之间的母子感情总是没错。”
  这话宜妃哪里能认?
  当场帕子一按眼角,就要来个含冤莫白让太后主持公道。
  不想德妃哂笑:“哭,有能耐你就哭。哭完,本宫就直奔乾清宫,把事情前前后后跟皇上仔细说个清楚明白。”
  平平淡淡一句,却蕴含着无尽的威胁。
  生让宜妃止住动作,特别僵硬地说了句:“皇上日理万机,多少军国大事都忙不过来呢,怎么能用这些琐碎事去打扰他?本宫懒得跟你们一般见识!”
  冷哼了一声后,她又端端正正地跟太后行了个礼。言说时候不早,她便不多打扰,这便告退了。
  随即便袅袅婷婷地离了宁寿宫。
  太后全程笑得慈祥,把不聋不哑不做家翁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只笑嗔了淑宁两句,让她日后多加着些小心。
  淑宁心中叫苦不迭,面上却唯唯称是,谢过太后关怀。等三人到了德妃的永和宫后,嫡姐、姑姐就双双变脸。
  一左一右拉着淑宁,笑得几近猥琐:“说说吧,咱们一等公福晋到底遭遇了什么跟腊八粥相关,竟然激动成那个样子啊!”
  “啧啧,那小脸红的哟,眼瞅着都快滴血了。”
  淑宁瞠目,看着格外不庄重的姐俩,甚至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形象呢?
  你们身为高位嫔妃的体面尊严呢?
  怎么可以像乡野村妇一样,什么都问,四处乱打听?!
  “诶,别胡说,本宫只是关心妹妹/弟妹罢了。”贵妃跟德妃笑得犹如春风拂柳,异口同声地道。
  怎么瞧,怎么有点狼狈为奸的意思。
  看得淑宁直跺脚:“哪有你们这样做姐姐,做姑姐的呀?一点都不庄重。四妹妹大婚在即,我这每日里忙着呢。两位若没有什么要事,臣妇就告退了。”
  连臣妇两字都用上了,小脸还红扑扑又羞又恼的,两位宫斗高手还有什么不明白呢?
  赶紧对视一眼,双双微笑:“好好好,这事儿是咱们姐妹不对,咱们姐妹与你道歉。好淑宁你就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别与姐姐们一般见识了好不好?”
  并不怎么好。
  淑宁一见她们俩那坏笑,不知道脑补到什么地方的小表情就牙根痒痒,想回去咬死某人。
  然而,两人一左一右,分别牵住了她手,笑眯眯把她摁回到了椅子上。
  跟忘记了先前的诸般调侃一样,开始说起给雅利奇添妆事宜。
  德妃只是看着自家亲妹面子,一副和田玉头面便已经足够。倒是贵妃这便略繁琐些,准备了四抬添妆之外,还得写信略解释一二。
  毕竟淑宁这个弟媳妇成婚,贵妃便给了足足十抬添妆,还样样都价值不菲。
  雅利奇虽非她同母所出,但是同父啊!
  “按理说自家嫡亲妹子,便不超越弟媳,也该持平。但那会子,我可不是以大姑姐身份添妆,而是略表对咱们淑宁的谢意。这些啊,才是当姐姐的对妹子的一番心意。睡为免小姑娘不明就里,只争短长,让咱们淑宁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我还是写封信回去,明明白白地告知。四妹妹嫡出,五妹与我同母,她俩都是四抬。到六妹妹那里,也就个好事成双了。”
  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没有一视同仁的理儿,也没有那个条件。
  她自己膝下还有一个阿哥一个小公主呢!
  说到这里,淑宁便不免要感谢一下她的拳拳爱护之意。
  贵妃只笑:“投桃报李,这都是应该的。我这个当大姑姐的好,只会是因为你这个弟媳妇更好。”
  寒来暑往,四时八节,处处惦着她们娘几个。
  礼数上特别周全。
  心意也远胜过法喀媳妇那个亲弟媳。
  久而久之的,就算贵妃那心是铁打的,也被慢慢融化了。更何况,她早年受了淑宁大恩,一直铭感五内呢?
  淑宁笑:“您这样,倒让弟媳无以为报,只能对您更好了。”
  贵妃重重点头:“好,好上加好。可惜现在隐约有表亲之间成婚,也容易对后嗣产生不好影响的说法,皇上还深信不疑。”
  “否则的话,把我们小八嫁到你府上去,我这往后余生都不用为这孩子操心了。”
  既然根本不可能,淑宁便也不在意附和几句。
  是呢是呢,好生遗憾。
  七公主、八公主都是特别好的姑娘,我都打心眼里喜欢。恨不得都领回家去做儿媳,横竖一溜四个臭小子,整整需要四个儿媳呢!
  说到这里,淑宁就不由蹙眉。
  眼神之中满是嫌弃。
  看得贵妃跟德妃双双摇头:“你啊,可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饥。这要是被那些苦求子嗣无果的见着了,怕不是要生撕了你!”
  还在诧异她们姐妹两个怎么用上了庄亲王口头禅的淑宁:……
  一脸的臣妇怕怕。
  与德妃一道将贵妃送到永和门口,让她速去整理要给小姑子带去的东西。
  送完人刚往回走,德妃便贴在她耳边轻轻来了句:“莫不是那腊八粥有什么不一样的喝法吗,竟让咱们淑宁羞赧至此……”
  突如其来的那啥,差点闪断了淑宁的腰。
  让她僵硬抬头,看着亲姐的目光都要喷火:“哪有你这样调侃妹子的姐?哼,我可不要在你这宫里呆了,我往乾西五所看外甥媳妇去!”
  说罢,她转身便要走。德妃也不拦着她,只闲闲地调侃了句:“行倒是行,不过……你那好外甥媳妇大概会问腊八粥的味道如何,姨母可曾满意吧?”
  淑宁:!!!
  眼珠子依然要喷火,脚步却说什么都不敢动了。
  无它,要脸,怕外甥媳妇真来这么一句。把她窘到无以复加后,那可怜孩子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转身回来后,为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被调侃。也为自家大外甥故,淑宁火速转移话题。问及德妃,到底为什么训斥胤禛。
  德妃无笑着理了理颊边碎发:“还能为什么?为了符合某些人的想象呗!我与他总归是不能太融洽的,但也不能太伤。其中尺度,难掌握着呢。”
  “终归大事不能有,小事也不能断。他那媳妇太乖,我又舍不得总在她身上挑刺儿,那只有男子汉多承担些喽。想一想,漫天风雪,小夫妻两个熬煮许久做好的粥,欢欢喜喜地送到我面前。我却以君子远庖厨之名把人狠狠训一顿,这可怜感是不是就扑面而来了?”
  当日,皇上考校完诸皇子功课,就狠狠地表扬了四阿哥一顿。
  还留他在乾清宫用膳呢!
  席间父子俩相谈甚欢,太子爷还亲手给胤禛布了几道菜。
  淑宁:……
  无边心疼滚滚而来,再次虔诚感谢嫡姐。若不是她争气,早早位列四妃,连带着她也鸡犬升天跟着抬了旗。让她得以参加大选,不是一年一度的内务府小选。机缘巧合地遇上了自家夫君,被指给了自家夫君。
  那么这会子……
  淑宁觉得,大概自己的坟头草都得长到人那么高了吧?
  “那不至于。”德妃认真脸分析:“到底你厨艺过人,就算小选入宫,也必定能通过这手绝活谋得某位妃主子垂青,成为对方心腹的。”
  “只是这么一来,你的好婚事、好孩子们难免就跟你擦肩而过了。”
  “所以,还是要感谢姐姐呀。”
  德妃伸手点了点她额:“自家姐妹,客气什么?”
  “嘿嘿,不客气不客气。妹妹只铭记于心,随时为姐姐做些个力所能及的。唔,满足姐姐一些个不应当的好奇心除外。”
  说着,她这小脸儿愈红,简直要把不打自招四个字刻在脑门子上。
  德妃摇头失笑,越发觉得自己当初做了个无比正确的决定。这么好的淑宁,就不该落在后宫这等腌臜地儿。她啊,就该被疼着宠着,越发纯澈的像个孩子。
  顺利出宫后,淑宁便把二妃所赐悉数交给了雅利奇。
  准新娘俏脸绯红,对淑宁谢了又谢,称没有她跟亲哥就没有自己的如今。非但不要淑宁的额外添妆,还惦着在彩礼中拿出大部分来给侄子们。
  “嗯。”淑宁点头:“妹夫那边不是出一万零一两的黄金,取万里挑一之意么?咱们府上高低留一两,把你这个一挑出来。”
  雅利奇急,那好干什么的啊?
  她是真觉得娶四房媳妇花费太多,哥嫂不易。而且,所谓彩礼,不就是夫家给新娘子娘家,谢岳父母帮着养了个好媳妇的?她阿玛早逝,额娘也早就交了权。
  她能有今日,过如今这般好日子,多亏哥嫂护持。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用在他们两个身上,可以说恰如其分的。
  淑宁紧紧抱住她:“我的好小姑哟,嫂子可谢谢你的肯定,也感谢你对几个臭小子的疼爱。但这彩礼,哥嫂可丁点都不能动。”
  “只象征性的留两样,讨个好意头,余下的都当成你的嫁妆再拿回去。日后你遇到事儿的时候,也好不用为钱而为难。”
  “可是……”
  “嘘!”淑宁以手抵唇,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你乖,没有可是。你忘了吗?嫂子有个点金手,奇思妙想不停。还有个超级厉害的合作伙伴,再不缺银子花用的。”
  “你啊,若想要让嫂子和你哥开心,抛开那些不必要的包袱。跟妹夫两个,把你们的小日子过好。将来儿女成群,孙辈环绕。到了白发苍苍的时候,仍能说这辈子都不亏了,感谢四阿哥帮忙,感谢我哥帮着斡旋。”
  嗯嗯。
  雅利奇含泪点头:“好,妹妹努力,争取达成嫂子心中愿景。”
  淑宁掏帕子与她拭泪:“好丫头,哥嫂只是盼着你好好的,再不经任何风吹雨打。但你给我记住了,万一,嫂子说万一。”
  “万一妹夫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你可千万不许给我报喜不报忧,为了所谓的面子呀、钮祜禄家其余姐妹嫁娶等诸多原因而隐忍不发,宁可把所有的委屈都咽肚子里。你要记着,家是你永远的后盾。额娘,我和你哥,还有你的几个侄子是你永远的保护伞。若真觉得委屈,就直接往家捎信。嫂子开中门,亲自去接你。”
  时下女儿出嫁,当额娘的多半殷殷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