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
这给叶安澜给气的,合着她的钱她想怎么花、她的产业她想用什么人,她自己都不能做主了?把爪子伸到她的东西上面指手画脚,真当她这个物主是死人么?
一念及此,叶安澜直接开启嘲讽模式。她可不像老酸儒以为的那样,会委婉地讽刺别人,她一向都是直接毒舌毒到别人自己想死。
老酸儒被她骂的掩面而去,再然后,坊间就有说书先生、戏班子、唱小曲儿的伶人,开始或说或唱,抨击起了那起子把别人的东西,理所当然当成自己东西的厚颜无耻之人。
第239章 阳奉阴违
与此同时,以老酸儒为代表的一众男权主义者,也开始了对叶安澜明里暗里的不断指责,然而由于他们的无组织、不成规模,这场舆论之战,最终是以叶安澜的全面胜利宣告终结的。
那些要求她把机会留给男子,让女人继续留在家里相夫教子的声音,叶安澜统统当成了大风刮过,而那些发出这种声音的人,叶安澜却是让人全给记在了小黑本儿上。
之所以这么做,倒不是为了后面报复这些家伙的出言不逊,而是她觉得,为了她自己的政令能够得到全面贯彻,她绝不能让这种满脑子封建余毒的所谓读书人手握权柄。
她需要的,是像裴怀玉、裴怀秀、周明哲、潘家父子等被流放官员那样,能够全力支持她、无条件信任她、不打折扣的服从她,让她可以放心把治下百姓托付出去,丝毫不必担心自己会被阳奉阴违的下属。
事实证明,清醒的头脑和明确的界限,对叶安澜要做的事情真的很有必要。
在处理完兖州的王氏一族,把开设女子学堂的一应琐事全都托付给潘溪亭和具体负责的两位女子护卫队成员之后,叶安澜就在济州亲眼见证了别人对她政令的阳奉阴违。
济州是座大城,定居此地的大小士族一共有七个,其中又尤以李氏、崔氏最有影响力。
其中李氏是因为世代有人出仕做官,崔氏则是因为近两百年来一直在济州经营书院。
这两家一个学生弟子多如狗,一个门生故旧遍地走,底蕴和威望都不是王氏能比的。
而且他们还有一点也比王氏值得称道,那就是他们从不会过分盘剥当地百姓。
虽说他们也收拢了当地的大部分田地、商铺、宅邸,过着和王家一样锦衣玉食的精致生活,但他们却不会逼得当地百姓没了活路。
平时铺路修桥办学堂,遇到灾年就给佃户减租甚至免租,家中女眷更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施粥、赠衣、义诊......
再加上他们对家中子弟和仆从一向约束甚严,以致于这两家极少有人敢仗着自己背靠大树就欺压百姓、胡作非为,偶尔即使真出了一两个这种人,他们也会第一时间补偿受害者,从重处理恶仆或者不肖子孙。
这般立身以正,又经常会做一些善事周济穷苦百姓的家族,济州百姓对他们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任何不满。
这样的人家,叶安澜就不能像对待王家那样使用雷霆手段了。
万幸这两家对谁做济州之主并无意见,叶安澜的一众下属入驻济州之后,这两家的第一反应是小心谨慎地示好、观察、试探,并没有一上来就给他们使绊子,盼着他们吃大亏。
鉴于他们态度良好,又在济州很有威望,叶安澜任命的济州知府潘老爷子,在女子学堂成立之后,第一时间就给两家下了帖子,言说想请两家的女眷到女子学堂任职、任教。
然而两家却相当默契地拒绝了他递出的橄榄枝,并且还打包给他送来了一群六十多岁的老儒生。
这群老儒生头发花白、牙齿稀疏、满脸褶皱,唯有顽固守旧的思想一如既往。
潘老爷子心里憋气,可他又不能指责对方什么,毕竟人家话说得好听。
送人过来,是因为人家对拒绝他的邀请心怀愧疚,送六十岁以上的老儒生,是因为人家顾忌着男女大防,不敢给女子学堂送年轻一些的先生。
至于这些已经土埋半截脖子,但却依然一事无成的老儒生是不是能够成为合格的老师,人家说了,反正只是给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女学生启蒙,这些读了一辈子书却未能考取到秀才以上功名的老儒生就已经尽够用了。
送人过来的管事三句话说下来,潘老爷子连指责对方的理由都找不出来了。
甚至他还不能一个不留的把这些老儒生全给原样遣返,毕竟这些人可是代表了那两家的一片“心意”。
于是,混迹官场多年,大小暗亏没少吃的潘老爷子,很是心平气和的,从那群老儒生当中挑了两个老的不是很突出的。
把人打包送去学堂,传话让负责学堂一应事宜的女子护卫队成员盯着这俩人,免得他们在学堂里搞事儿,潘老爷子就着手去忙其他事情了。
他不知道的是,这俩老儒生还真就在学堂里孜孜不倦的开始搞事儿了。
他们先是之乎者也的训了一顿只略识得三五百字、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些神马玩意儿的两个女子护卫队成员,然后在发现她们根本听不懂之后,就果断把给那些女学生启蒙的书籍,悄摸儿替换成了叶安澜明令禁止教授的女四书_(:3」∠)_
两个负责学堂一应事宜的女子护卫队成员,悄摸儿观察了好几天,发现这俩老夫子除了说话喜欢之乎者也,总爱耷拉着眼皮教训她们,其他方面倒也没什么值得别人诟病的,于是就渐渐放下了心。
这就导致了,当叶安澜带着杨小桃进到女子学堂,听到的朗朗读书声居然不是学堂里惯用的启蒙内容,而是《女论语》里的“......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庭。男非眷属,莫与通名。女非善淑,莫与相亲。立身端正,方可为人。”
这给叶安澜给气的!她瞅了一眼正满脸激动看着自己的两名女卫,“你俩这是请的什么鬼先生?这怎么还教上《女论语》了?”
两名女卫一脸懵。女论语是啥?她们就知道孩子们一起读书的时候,那此起彼伏的童音是真的蛮好听o(* ̄▽ ̄*)o
叶安澜被她们这么瞅着,满肚子的火气顿时消失无踪。是她失策了,她忘记了,她的这些女卫虽然都识字,但也仅仅只是识字罢了,别人要在文化层面忽悠她们那可真是太容易了_(:3」∠)_
在她经营许久的那些州县,别人自然不敢朝她无比重视的女子学堂伸手,可在诸如兖州、济州这样的地方,敢对她阳奉阴违的那就多很多了。
她深吸一口气,“算了,你们还是先详细和我说说这学堂的具体情况吧。”
第240章 听不明白
两名女卫把叶安澜请到她们日常起居的那间小院,这里与学堂既是一个整体,同时又相对独立。
只要关上门,外面的人就无法窥探到小院内部的任何事。
两人也是从叶安澜的问话、脸色上察觉到了那个正在教书的先生有问题,这才秉持着尽可能谨慎一些的原则,把叶安澜请到这边说话。
两人先是跟她汇报了学堂的选址、规划、招生工作,然后才跟她说起学堂的几位先生,以及每位先生都是一个什么来历。
听到她们说,今天那位教导学生《女论语》的先生,是济州大族崔氏荐过来的,和他一起的,还有一位有济州大族李氏荐过来的年纪更大的老儒生,叶安澜不由微微蹙起了两道浓黑的眉。
她问那两名女卫,“潘老爷子既然说了让你们注意这两人,那就代表这两人确实不是什么合适的先生人选,但他又迫于情势把那两人送到了这儿,这说明在这件事上他挑不出李氏和崔氏的把柄来。”
两名女卫连连点头,“没错,潘大人就是这么说的,他说对方‘也是一片好心,想要为我们兴办女学多多出力’。”
叶安澜秒懂,“看来对方是用了潘老爷子无法拒绝的阳谋。”
说到这里她揉了下眉心,“另外一位的课是什么时候?我先听听他给我的学生都讲了些什么。”
既然要赶人,那肯定不能赶一个留一个,当然,前提是另外一位也和这位一样在私下搞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
如果他没有,那叶安澜也不介意把他留在学堂,继续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那两名女卫略一回忆,“另外一位的课其实也是这个时间,不过他是在另外一边上课的,离着大门那边比较远。”
叶安澜闻言立刻站起,“带我去看。”
这一看,叶安澜算是彻底死心了——这位果然也是教的《女论语》_(:3」∠)_
她转身,和两名女卫一起回到她们居住的那个小院,“这俩人就都辞了吧,就说他们年事已高,不好过于辛劳。”
两名女卫应了声“是”,对叶安澜的命令她们当然不会质疑什么,但那两位,她们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对方绝不会就这么乖乖拿了银钱走人的。
俩人正绞尽脑汁琢磨怎么尽可能减少这件事对学堂、对自家姑娘的负面影响,就听叶安澜又道:“你们可以先背一段女论语给他们听,就背我今天一进来时,那个夫子正在教着的那一段。”
还要背书?两个女卫一听,顿时头更疼了。
叶安澜见她们皱着一张苦瓜脸,不由以手抚额长叹一声。
各州各县的女子学堂,她用的主事者都是身手不错、识得常用字、会算账记账的女卫。
一来她们都是叶安澜的忠实拥趸,会无条件服从叶安澜的命令。
二来因为先苦后甜的自身经历,这些尝过自强甜头的女卫,会比寻常人更加明白叶安澜到底想做什么,而她们又该把那些来上学的女孩教成什么样子。
三来她们身手好,女子学堂有她们在,寻常的地痞流氓就算因为这里都是女子动了歪心思,这些女卫也能用自身武力好好跟他们讲道理,教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叶安澜想要的,这些女卫全都做到了,有些甚至做得比她预想中的还要好,但要说到耍心机、使阴招儿,这些女卫很显然就和那些最擅此道的书生不在同一个档次上了。
再加上,这些人对读书什么的也很头疼......
叶安澜叹口气,“算了,我明天让六娘背给他们听。”
文六娘也来了,只不过她现在和白芷筠、郑丰收待在一起。
进城之后,叶安澜就让他俩护送白芷筠去她在济州的府邸洗漱休息了。
两名女卫一听叶安澜这么说,脸上顿时浮现出喜色,“多谢姑娘!”
叶安澜一阵无语,“这次我帮你们过关倒是没有问题,但以后你们却还是要多多读书、涨些知识的,起码不能像以前似的,人家骂了你,你还当人家是在夸你呢!”
两名女卫一阵脸红,她们知道,叶安澜这是说的那两个老酸儒刚来书院时,拐弯抹角指责她们不安于室、不守妇道的那件事。
确实如叶安澜所说,人家一顿之乎者也就把她俩说懵了,她们不仅一点儿没有听出来对方是在拐弯抹角的骂她们,甚至还因此认定了对方是真的肚子里面有墨汁儿_(:3」∠)_
她们这可真是丢丑丢到了姥姥家!
自觉没脸见人的两个女卫暗暗咬牙。学就学!习武那么辛苦她们都能坚持下来,难道换个环境,她们还能真被“读书”这两个字给难倒不成?
两名女卫表了决心,叶安澜就也顺势把这事儿直接翻篇了。
她今天只是正好路过这里,所以就顺便进来瞅了几眼,其他诸如查账、深入了解学堂现状、适当调整一应政策之类的繁琐细项,叶安澜并不打算今天就给一并处理完了。
她带着杨小桃回了自己府邸,然后又吩咐文六娘明天去那两个老酸儒面前背《女论语》里的,“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庭。男非眷属,莫与通名。女非善淑,莫与相亲。立身端正,方可为人。”
文六娘是个聪明人,虽然寡言少语,多数时候都活得像个人形背景板似的,但叶安澜只是这么没头没尾的吩咐了一句,文六娘却就已经迅速猜出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她私下询问杨小桃,“学堂里有人教那些姑娘学《女论语》?”
杨小桃一身杀气,“是两个老酸儒,一个是李氏送过去的,一个是崔氏送过去的。你说他们两家是不是也对咱们姑娘有意见?”
文六娘瞥她一眼,“有意见那肯定是有意见的,毕竟他们那样的人家,最是讲究礼仪规矩、男外女内。”
眼看着杨小桃杀意愈发浓烈,文六娘又道:“但他们应该还不至于不识趣儿到公然教唆自己举荐的人,去姑娘设立的女子学堂教授女四书。”
第241章 不敬之罪
她们家姑娘可是一方义军势力的金字塔尖儿,去她力主开设的女子学堂教女四书,这跟指着她们家姑娘的鼻子骂她不安于室、不守妇道有何分别?
济州的李氏、崔氏如果真的这么莽,那他们就不会第一时间向刚刚打下济州的叶安澜一方含蓄示好了。
像他们这样的大家族,有规矩是真的有规矩,识时务却也是真的识时务,所以文六娘觉得,这大概率是那两个老酸儒的个人行为。
当然,也不排除那两家确实有脑子不好的家伙,作死居然直接作到了她家姑娘面前。
如果真的发生这种小概率事件,那文六娘也只能感慨一句“树大有枯枝”了。
第二天一早,文六娘和白芷筠打了个招呼,就带着自己的细剑去了女子学堂。
两名女卫早就已经在等着文六娘这个强力外援了,她一来,两人先是问了她一句有没有吃过早饭,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两名女卫立刻让人把那两名老夫子给请到了她们对外办公的地方。
两名老夫子原本还有些没好气儿,他们吃完饭,正惬意地满院子溜达呢,那两个牝鸡司晨的粗鲁女子就让人来请他们,这不是故意耽误他们养生是什么?
两个老头儿气势汹汹杀进院子,结果迎面却见一个面若寒霜的漂亮姑娘,正缓缓对着他们拔剑出鞘。
两个老头儿吓了一大跳,原本的嚣张气焰顿时消散的无影无踪。
一念及此,叶安澜直接开启嘲讽模式。她可不像老酸儒以为的那样,会委婉地讽刺别人,她一向都是直接毒舌毒到别人自己想死。
老酸儒被她骂的掩面而去,再然后,坊间就有说书先生、戏班子、唱小曲儿的伶人,开始或说或唱,抨击起了那起子把别人的东西,理所当然当成自己东西的厚颜无耻之人。
第239章 阳奉阴违
与此同时,以老酸儒为代表的一众男权主义者,也开始了对叶安澜明里暗里的不断指责,然而由于他们的无组织、不成规模,这场舆论之战,最终是以叶安澜的全面胜利宣告终结的。
那些要求她把机会留给男子,让女人继续留在家里相夫教子的声音,叶安澜统统当成了大风刮过,而那些发出这种声音的人,叶安澜却是让人全给记在了小黑本儿上。
之所以这么做,倒不是为了后面报复这些家伙的出言不逊,而是她觉得,为了她自己的政令能够得到全面贯彻,她绝不能让这种满脑子封建余毒的所谓读书人手握权柄。
她需要的,是像裴怀玉、裴怀秀、周明哲、潘家父子等被流放官员那样,能够全力支持她、无条件信任她、不打折扣的服从她,让她可以放心把治下百姓托付出去,丝毫不必担心自己会被阳奉阴违的下属。
事实证明,清醒的头脑和明确的界限,对叶安澜要做的事情真的很有必要。
在处理完兖州的王氏一族,把开设女子学堂的一应琐事全都托付给潘溪亭和具体负责的两位女子护卫队成员之后,叶安澜就在济州亲眼见证了别人对她政令的阳奉阴违。
济州是座大城,定居此地的大小士族一共有七个,其中又尤以李氏、崔氏最有影响力。
其中李氏是因为世代有人出仕做官,崔氏则是因为近两百年来一直在济州经营书院。
这两家一个学生弟子多如狗,一个门生故旧遍地走,底蕴和威望都不是王氏能比的。
而且他们还有一点也比王氏值得称道,那就是他们从不会过分盘剥当地百姓。
虽说他们也收拢了当地的大部分田地、商铺、宅邸,过着和王家一样锦衣玉食的精致生活,但他们却不会逼得当地百姓没了活路。
平时铺路修桥办学堂,遇到灾年就给佃户减租甚至免租,家中女眷更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施粥、赠衣、义诊......
再加上他们对家中子弟和仆从一向约束甚严,以致于这两家极少有人敢仗着自己背靠大树就欺压百姓、胡作非为,偶尔即使真出了一两个这种人,他们也会第一时间补偿受害者,从重处理恶仆或者不肖子孙。
这般立身以正,又经常会做一些善事周济穷苦百姓的家族,济州百姓对他们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任何不满。
这样的人家,叶安澜就不能像对待王家那样使用雷霆手段了。
万幸这两家对谁做济州之主并无意见,叶安澜的一众下属入驻济州之后,这两家的第一反应是小心谨慎地示好、观察、试探,并没有一上来就给他们使绊子,盼着他们吃大亏。
鉴于他们态度良好,又在济州很有威望,叶安澜任命的济州知府潘老爷子,在女子学堂成立之后,第一时间就给两家下了帖子,言说想请两家的女眷到女子学堂任职、任教。
然而两家却相当默契地拒绝了他递出的橄榄枝,并且还打包给他送来了一群六十多岁的老儒生。
这群老儒生头发花白、牙齿稀疏、满脸褶皱,唯有顽固守旧的思想一如既往。
潘老爷子心里憋气,可他又不能指责对方什么,毕竟人家话说得好听。
送人过来,是因为人家对拒绝他的邀请心怀愧疚,送六十岁以上的老儒生,是因为人家顾忌着男女大防,不敢给女子学堂送年轻一些的先生。
至于这些已经土埋半截脖子,但却依然一事无成的老儒生是不是能够成为合格的老师,人家说了,反正只是给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女学生启蒙,这些读了一辈子书却未能考取到秀才以上功名的老儒生就已经尽够用了。
送人过来的管事三句话说下来,潘老爷子连指责对方的理由都找不出来了。
甚至他还不能一个不留的把这些老儒生全给原样遣返,毕竟这些人可是代表了那两家的一片“心意”。
于是,混迹官场多年,大小暗亏没少吃的潘老爷子,很是心平气和的,从那群老儒生当中挑了两个老的不是很突出的。
把人打包送去学堂,传话让负责学堂一应事宜的女子护卫队成员盯着这俩人,免得他们在学堂里搞事儿,潘老爷子就着手去忙其他事情了。
他不知道的是,这俩老儒生还真就在学堂里孜孜不倦的开始搞事儿了。
他们先是之乎者也的训了一顿只略识得三五百字、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些神马玩意儿的两个女子护卫队成员,然后在发现她们根本听不懂之后,就果断把给那些女学生启蒙的书籍,悄摸儿替换成了叶安澜明令禁止教授的女四书_(:3」∠)_
两个负责学堂一应事宜的女子护卫队成员,悄摸儿观察了好几天,发现这俩老夫子除了说话喜欢之乎者也,总爱耷拉着眼皮教训她们,其他方面倒也没什么值得别人诟病的,于是就渐渐放下了心。
这就导致了,当叶安澜带着杨小桃进到女子学堂,听到的朗朗读书声居然不是学堂里惯用的启蒙内容,而是《女论语》里的“......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庭。男非眷属,莫与通名。女非善淑,莫与相亲。立身端正,方可为人。”
这给叶安澜给气的!她瞅了一眼正满脸激动看着自己的两名女卫,“你俩这是请的什么鬼先生?这怎么还教上《女论语》了?”
两名女卫一脸懵。女论语是啥?她们就知道孩子们一起读书的时候,那此起彼伏的童音是真的蛮好听o(* ̄▽ ̄*)o
叶安澜被她们这么瞅着,满肚子的火气顿时消失无踪。是她失策了,她忘记了,她的这些女卫虽然都识字,但也仅仅只是识字罢了,别人要在文化层面忽悠她们那可真是太容易了_(:3」∠)_
在她经营许久的那些州县,别人自然不敢朝她无比重视的女子学堂伸手,可在诸如兖州、济州这样的地方,敢对她阳奉阴违的那就多很多了。
她深吸一口气,“算了,你们还是先详细和我说说这学堂的具体情况吧。”
第240章 听不明白
两名女卫把叶安澜请到她们日常起居的那间小院,这里与学堂既是一个整体,同时又相对独立。
只要关上门,外面的人就无法窥探到小院内部的任何事。
两人也是从叶安澜的问话、脸色上察觉到了那个正在教书的先生有问题,这才秉持着尽可能谨慎一些的原则,把叶安澜请到这边说话。
两人先是跟她汇报了学堂的选址、规划、招生工作,然后才跟她说起学堂的几位先生,以及每位先生都是一个什么来历。
听到她们说,今天那位教导学生《女论语》的先生,是济州大族崔氏荐过来的,和他一起的,还有一位有济州大族李氏荐过来的年纪更大的老儒生,叶安澜不由微微蹙起了两道浓黑的眉。
她问那两名女卫,“潘老爷子既然说了让你们注意这两人,那就代表这两人确实不是什么合适的先生人选,但他又迫于情势把那两人送到了这儿,这说明在这件事上他挑不出李氏和崔氏的把柄来。”
两名女卫连连点头,“没错,潘大人就是这么说的,他说对方‘也是一片好心,想要为我们兴办女学多多出力’。”
叶安澜秒懂,“看来对方是用了潘老爷子无法拒绝的阳谋。”
说到这里她揉了下眉心,“另外一位的课是什么时候?我先听听他给我的学生都讲了些什么。”
既然要赶人,那肯定不能赶一个留一个,当然,前提是另外一位也和这位一样在私下搞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
如果他没有,那叶安澜也不介意把他留在学堂,继续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那两名女卫略一回忆,“另外一位的课其实也是这个时间,不过他是在另外一边上课的,离着大门那边比较远。”
叶安澜闻言立刻站起,“带我去看。”
这一看,叶安澜算是彻底死心了——这位果然也是教的《女论语》_(:3」∠)_
她转身,和两名女卫一起回到她们居住的那个小院,“这俩人就都辞了吧,就说他们年事已高,不好过于辛劳。”
两名女卫应了声“是”,对叶安澜的命令她们当然不会质疑什么,但那两位,她们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对方绝不会就这么乖乖拿了银钱走人的。
俩人正绞尽脑汁琢磨怎么尽可能减少这件事对学堂、对自家姑娘的负面影响,就听叶安澜又道:“你们可以先背一段女论语给他们听,就背我今天一进来时,那个夫子正在教着的那一段。”
还要背书?两个女卫一听,顿时头更疼了。
叶安澜见她们皱着一张苦瓜脸,不由以手抚额长叹一声。
各州各县的女子学堂,她用的主事者都是身手不错、识得常用字、会算账记账的女卫。
一来她们都是叶安澜的忠实拥趸,会无条件服从叶安澜的命令。
二来因为先苦后甜的自身经历,这些尝过自强甜头的女卫,会比寻常人更加明白叶安澜到底想做什么,而她们又该把那些来上学的女孩教成什么样子。
三来她们身手好,女子学堂有她们在,寻常的地痞流氓就算因为这里都是女子动了歪心思,这些女卫也能用自身武力好好跟他们讲道理,教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叶安澜想要的,这些女卫全都做到了,有些甚至做得比她预想中的还要好,但要说到耍心机、使阴招儿,这些女卫很显然就和那些最擅此道的书生不在同一个档次上了。
再加上,这些人对读书什么的也很头疼......
叶安澜叹口气,“算了,我明天让六娘背给他们听。”
文六娘也来了,只不过她现在和白芷筠、郑丰收待在一起。
进城之后,叶安澜就让他俩护送白芷筠去她在济州的府邸洗漱休息了。
两名女卫一听叶安澜这么说,脸上顿时浮现出喜色,“多谢姑娘!”
叶安澜一阵无语,“这次我帮你们过关倒是没有问题,但以后你们却还是要多多读书、涨些知识的,起码不能像以前似的,人家骂了你,你还当人家是在夸你呢!”
两名女卫一阵脸红,她们知道,叶安澜这是说的那两个老酸儒刚来书院时,拐弯抹角指责她们不安于室、不守妇道的那件事。
确实如叶安澜所说,人家一顿之乎者也就把她俩说懵了,她们不仅一点儿没有听出来对方是在拐弯抹角的骂她们,甚至还因此认定了对方是真的肚子里面有墨汁儿_(:3」∠)_
她们这可真是丢丑丢到了姥姥家!
自觉没脸见人的两个女卫暗暗咬牙。学就学!习武那么辛苦她们都能坚持下来,难道换个环境,她们还能真被“读书”这两个字给难倒不成?
两名女卫表了决心,叶安澜就也顺势把这事儿直接翻篇了。
她今天只是正好路过这里,所以就顺便进来瞅了几眼,其他诸如查账、深入了解学堂现状、适当调整一应政策之类的繁琐细项,叶安澜并不打算今天就给一并处理完了。
她带着杨小桃回了自己府邸,然后又吩咐文六娘明天去那两个老酸儒面前背《女论语》里的,“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庭。男非眷属,莫与通名。女非善淑,莫与相亲。立身端正,方可为人。”
文六娘是个聪明人,虽然寡言少语,多数时候都活得像个人形背景板似的,但叶安澜只是这么没头没尾的吩咐了一句,文六娘却就已经迅速猜出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她私下询问杨小桃,“学堂里有人教那些姑娘学《女论语》?”
杨小桃一身杀气,“是两个老酸儒,一个是李氏送过去的,一个是崔氏送过去的。你说他们两家是不是也对咱们姑娘有意见?”
文六娘瞥她一眼,“有意见那肯定是有意见的,毕竟他们那样的人家,最是讲究礼仪规矩、男外女内。”
眼看着杨小桃杀意愈发浓烈,文六娘又道:“但他们应该还不至于不识趣儿到公然教唆自己举荐的人,去姑娘设立的女子学堂教授女四书。”
第241章 不敬之罪
她们家姑娘可是一方义军势力的金字塔尖儿,去她力主开设的女子学堂教女四书,这跟指着她们家姑娘的鼻子骂她不安于室、不守妇道有何分别?
济州的李氏、崔氏如果真的这么莽,那他们就不会第一时间向刚刚打下济州的叶安澜一方含蓄示好了。
像他们这样的大家族,有规矩是真的有规矩,识时务却也是真的识时务,所以文六娘觉得,这大概率是那两个老酸儒的个人行为。
当然,也不排除那两家确实有脑子不好的家伙,作死居然直接作到了她家姑娘面前。
如果真的发生这种小概率事件,那文六娘也只能感慨一句“树大有枯枝”了。
第二天一早,文六娘和白芷筠打了个招呼,就带着自己的细剑去了女子学堂。
两名女卫早就已经在等着文六娘这个强力外援了,她一来,两人先是问了她一句有没有吃过早饭,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两名女卫立刻让人把那两名老夫子给请到了她们对外办公的地方。
两名老夫子原本还有些没好气儿,他们吃完饭,正惬意地满院子溜达呢,那两个牝鸡司晨的粗鲁女子就让人来请他们,这不是故意耽误他们养生是什么?
两个老头儿气势汹汹杀进院子,结果迎面却见一个面若寒霜的漂亮姑娘,正缓缓对着他们拔剑出鞘。
两个老头儿吓了一大跳,原本的嚣张气焰顿时消散的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