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60节
俞大猷早已经过了轻易相信别人的那个年纪了,即便眼前这个人是皇帝也一样。
皇帝说的话就一定靠得住吗?皇帝就一定金口玉言?
十八岁以后,俞大猷就不相信这样的话了。
何况眼前这个皇帝有多少权力?
当今天下,谁做主?
那是张居正。
张居正是什么人?
俞大猷一清二楚,张居正现在的权力和比严嵩大多了。
一个年轻的帝王,没有亲政。很多事都不懂。
朱翊钧看了一眼俞大猷,见他神色平淡,倒也不意外。
这样的老人哪有那么容易说得动?
虽然自己是主角,可是嘴炮光环根本没有打开。
不过无所谓,说不通就做,早晚有一天能够让俞大猷明白。
“朕这一次找爱卿回来,主要就是为了这件事。”朱翊钧缓缓地说道:“朕想了解一下大明的将军,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个解决办法。”
闻言,俞大猷向前走了一步躬身道:“臣恐怕难以当此重任。”
“这几年臣的身子每况愈下,早年的旧伤也都复发了,已经向朝廷上了好几份拜辞的奏疏,只是朝廷没有批准。”
“臣也想为陛下效力,可是身子实在是不允许。臣请陛下准许臣回乡,了此残生。”
朱翊钧看了眼俞大猷。
就知道说服这个老家伙没那么容易,这个老家伙沉浮了这么多年,肯定一肚子委屈、一肚子话想说。
即便俞大猷不为自身考虑,为了大明、为了天下,他也有一肚子话要说。
可是要说和说是两码事。
大明朝的问题多吗?
很多,甚至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能解决吗?
俞大猷自己恐怕都不知道。
反正现在张居正当家,皇帝都没有亲政,俞大猷不可能寄希望于眼前的这位小皇帝,心里的话也不可能说出来。
不说,还能回去安度晚年;说了,安度晚年的机会都没了。
自己为大明打了一辈子的仗,全身上下全都是伤,现在身子也垮了,没几年好活了,没必要再招惹这个祸患。
自己是要死了,不怕。可是还有儿子、有孙子。不能到了这个时候,老了老了还给子孙后代招祸。
自己刚硬了一辈子,家里的人也跟着吃苦了一辈子,这一次俞大猷想为家人考虑一次。
朱翊钧看着俞大猷,没有说话。
俞大猷的想法,朱翊钧虽然猜不到全部,但是也能够猜到一些。这番谈话无非就是试探而已。
看俞大猷的样子,朱翊钧就明白了,大明军方一潭死水。
传统的勋贵那些人,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他们已经废了,不想斗,也不敢斗。
反正荣华富贵世代相传,多弄一些地、多弄一些矿、多弄一些门户、多弄一些钱,不好吗?为什么要争来斗去的?守着家里面挺好的。
嘉靖年间和隆庆年间募兵的底子,也就剩下戚继光的部队还能用。其他的卫所早就已经荒废了,不然也不会让倭寇横行于东南。
嘉靖时候,蒙古甚至打到了北京城下,可见九边的边军也不可靠了。如果不是戚家军,大明真的没有拿得出手的军队了。
看俞大猷的态度就知道,这些老将对朝廷恐怕已经死心了。
他们只能尽一份心力而已,指望他们去改革不现实。
朱翊钧笑着说道:“朕把爱卿叫到京城来,总不能这么就让爱卿回去吧?爱卿先留下来,在京城里调养一下身体。”
“京城里面别的没有,好大夫多的是。朕让人给你安排一个住处,回头把御医派过去了,好好给你调养一下身体。爱卿去留的问题,暂时先不急。”
“陛下……”俞大猷抬起头,还想再说点什么。
“行了,朕也累了,爱卿退下去吧。”朱翊钧摆了摆手。
见皇帝这个态度,俞大猷知道自己没法再说什么了,站起身子恭恭敬敬地给朱翊钧磕了头,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等到俞大猷走了以后,朱翊钧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虽然做了心理准备,可是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这心里还真不是滋味。
当然了,朱翊钧也不会去怪俞大猷。即便俞大猷现在回家,自己也没法说什么。
俞大猷为大明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他这一辈子都扑在了大明的战场上,九死一生。
俞大猷这样的人,无论做什么选择,都应该得到尊重。
不过朱翊钧就是不甘心,还是要想想办法。
“陈矩,你过来。”朱翊钧对着不远处招了招手。
陈矩连忙跑了过来,恭敬道:“陛下。”
“你亲自去给俞大猷安排一个住处,离皇宫不要太远,让御医去给他查一下身体,顺便把这个培元丹给他。”
朱翊钧说着,从怀里边拿出了一个小瓷瓶扔给陈矩。
这是朱翊钧刚刚定制的培元丹,或者说是系统的特效药,只不过做成了培元丹的样子。
能够把俞大猷治好的药,价格可不低,整整5,000声望。
足够朱翊钧心疼一会儿了。
如果换成别人,朱翊钧可能真的还要想一想。可是俞大猷用药,那就没什么好思考的,这个人值这个价。
“对了,你要亲眼看着他吃下去,明白吗?”朱翊钧再一次叮嘱道。
这些从嘉靖朝过来的老人对丹药不是一般的抗拒,如果不是自己亲自派人盯着,这些人说不定根本就不吃。
这颗药不吃可不行,不吃他的身体怎么好?
“陛下放心,奴婢明白。”陈矩连忙答应了一声,躬身退了出去。
看着陈矩离开的背影,朱翊钧叹了一口气。
前路长远,自己只能慢慢走。
不过也不着急,自己还年轻。
看了一眼天色,是该去看看母后了,毕竟她马上就要生病了。
第九十章 朕赐你大轿子和大汉将军
俞大猷到京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刚开始时大家还很关注,逐渐地就没那么关注了,毕竟没什么事发生。
俞大猷到了京城以后,就被安排住下来了,官职的事都没提。
据说他身子不好,陛下安排了宅子、派了御医给他调养身体,他能不能做事还不一定。
何况不过是一个寻常武将,更没多少人将他放在心上了。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张居正。
张居正马上就要回家了,他走了以后,大家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这个很关键。
朱翊钧看着手里面的拜辞奏疏,点点头说道:“送下去吧。”
闻言,张宏恭敬地点头,伸手将奏疏接了过去,脚步飞快地就向外走了出去。
这是张居正请求回家的奏疏,不能再拖了。距离张居正他父亲死已经过去半年多了,还在停灵,老家的人都等着张居正回去好给他父亲下葬。
这么长时间了,再不回去估计就该出事了。
朱翊钧也就没有做什么挽留的样子,这件事情没法做挽留。不过他还是加了码,把事情搞大了。
朱翊钧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筋骨,满意地向后面走了过去。
内阁当中。
大家都在办公,声音很低,气氛有些凝重。
所有人都知道张居正要走了,这个时候即便没有什么事,大家心里边也很忐忑。
外面响起了脚步声,所有人都抬头看着过去。
在这个时候,敢发出这么大声音的人足以引起大家的好奇心。
众人看过去,才发现来的人是张宏,他手里面捧着一份奏疏。
所有人都明白,张居正回家的奏疏批下来了。
“张公公。”张居正也看到了张宏,笑着站了起来。
两人最近一段时间相处的还不错。虽然张宏不是冯保,有些事情没法做,但有些还是很愿意配合的。
至少两人没有发生什么冲突,相处还算愉快。
张宏见到张居正之后,连忙躬身,脸色十分严肃,将手中的奏疏捧给了张居正说道:“阁老,您的拜辞奏疏,陛下已经批了。陛下还有几句话让我交代给阁老。”
闻言,张居正就要跪下。
张宏连忙伸出手搀扶了他,说道:“阁老不必如此。陛下特意交代过,阁老听着就是。”
“是。”张居正恭敬的答应了一声,躬身站着听着。
“陛下说,先生回乡葬父,朕不敢劝先生早归,只能为先生出行做些事情。朕已经命人为先生打造了一架轿子,可供先生赶路之用。”
当然了,并不是传说中的三十二人抬的轿子,而是一个普通的八人抬轿子。
不过,规制不一般,是亲王的规制,只是去掉了一些违规违制的装饰,算得上是朱翊钧亲自给张居正的。
皇帝说的话就一定靠得住吗?皇帝就一定金口玉言?
十八岁以后,俞大猷就不相信这样的话了。
何况眼前这个皇帝有多少权力?
当今天下,谁做主?
那是张居正。
张居正是什么人?
俞大猷一清二楚,张居正现在的权力和比严嵩大多了。
一个年轻的帝王,没有亲政。很多事都不懂。
朱翊钧看了一眼俞大猷,见他神色平淡,倒也不意外。
这样的老人哪有那么容易说得动?
虽然自己是主角,可是嘴炮光环根本没有打开。
不过无所谓,说不通就做,早晚有一天能够让俞大猷明白。
“朕这一次找爱卿回来,主要就是为了这件事。”朱翊钧缓缓地说道:“朕想了解一下大明的将军,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个解决办法。”
闻言,俞大猷向前走了一步躬身道:“臣恐怕难以当此重任。”
“这几年臣的身子每况愈下,早年的旧伤也都复发了,已经向朝廷上了好几份拜辞的奏疏,只是朝廷没有批准。”
“臣也想为陛下效力,可是身子实在是不允许。臣请陛下准许臣回乡,了此残生。”
朱翊钧看了眼俞大猷。
就知道说服这个老家伙没那么容易,这个老家伙沉浮了这么多年,肯定一肚子委屈、一肚子话想说。
即便俞大猷不为自身考虑,为了大明、为了天下,他也有一肚子话要说。
可是要说和说是两码事。
大明朝的问题多吗?
很多,甚至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能解决吗?
俞大猷自己恐怕都不知道。
反正现在张居正当家,皇帝都没有亲政,俞大猷不可能寄希望于眼前的这位小皇帝,心里的话也不可能说出来。
不说,还能回去安度晚年;说了,安度晚年的机会都没了。
自己为大明打了一辈子的仗,全身上下全都是伤,现在身子也垮了,没几年好活了,没必要再招惹这个祸患。
自己是要死了,不怕。可是还有儿子、有孙子。不能到了这个时候,老了老了还给子孙后代招祸。
自己刚硬了一辈子,家里的人也跟着吃苦了一辈子,这一次俞大猷想为家人考虑一次。
朱翊钧看着俞大猷,没有说话。
俞大猷的想法,朱翊钧虽然猜不到全部,但是也能够猜到一些。这番谈话无非就是试探而已。
看俞大猷的样子,朱翊钧就明白了,大明军方一潭死水。
传统的勋贵那些人,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他们已经废了,不想斗,也不敢斗。
反正荣华富贵世代相传,多弄一些地、多弄一些矿、多弄一些门户、多弄一些钱,不好吗?为什么要争来斗去的?守着家里面挺好的。
嘉靖年间和隆庆年间募兵的底子,也就剩下戚继光的部队还能用。其他的卫所早就已经荒废了,不然也不会让倭寇横行于东南。
嘉靖时候,蒙古甚至打到了北京城下,可见九边的边军也不可靠了。如果不是戚家军,大明真的没有拿得出手的军队了。
看俞大猷的态度就知道,这些老将对朝廷恐怕已经死心了。
他们只能尽一份心力而已,指望他们去改革不现实。
朱翊钧笑着说道:“朕把爱卿叫到京城来,总不能这么就让爱卿回去吧?爱卿先留下来,在京城里调养一下身体。”
“京城里面别的没有,好大夫多的是。朕让人给你安排一个住处,回头把御医派过去了,好好给你调养一下身体。爱卿去留的问题,暂时先不急。”
“陛下……”俞大猷抬起头,还想再说点什么。
“行了,朕也累了,爱卿退下去吧。”朱翊钧摆了摆手。
见皇帝这个态度,俞大猷知道自己没法再说什么了,站起身子恭恭敬敬地给朱翊钧磕了头,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等到俞大猷走了以后,朱翊钧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虽然做了心理准备,可是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这心里还真不是滋味。
当然了,朱翊钧也不会去怪俞大猷。即便俞大猷现在回家,自己也没法说什么。
俞大猷为大明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他这一辈子都扑在了大明的战场上,九死一生。
俞大猷这样的人,无论做什么选择,都应该得到尊重。
不过朱翊钧就是不甘心,还是要想想办法。
“陈矩,你过来。”朱翊钧对着不远处招了招手。
陈矩连忙跑了过来,恭敬道:“陛下。”
“你亲自去给俞大猷安排一个住处,离皇宫不要太远,让御医去给他查一下身体,顺便把这个培元丹给他。”
朱翊钧说着,从怀里边拿出了一个小瓷瓶扔给陈矩。
这是朱翊钧刚刚定制的培元丹,或者说是系统的特效药,只不过做成了培元丹的样子。
能够把俞大猷治好的药,价格可不低,整整5,000声望。
足够朱翊钧心疼一会儿了。
如果换成别人,朱翊钧可能真的还要想一想。可是俞大猷用药,那就没什么好思考的,这个人值这个价。
“对了,你要亲眼看着他吃下去,明白吗?”朱翊钧再一次叮嘱道。
这些从嘉靖朝过来的老人对丹药不是一般的抗拒,如果不是自己亲自派人盯着,这些人说不定根本就不吃。
这颗药不吃可不行,不吃他的身体怎么好?
“陛下放心,奴婢明白。”陈矩连忙答应了一声,躬身退了出去。
看着陈矩离开的背影,朱翊钧叹了一口气。
前路长远,自己只能慢慢走。
不过也不着急,自己还年轻。
看了一眼天色,是该去看看母后了,毕竟她马上就要生病了。
第九十章 朕赐你大轿子和大汉将军
俞大猷到京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刚开始时大家还很关注,逐渐地就没那么关注了,毕竟没什么事发生。
俞大猷到了京城以后,就被安排住下来了,官职的事都没提。
据说他身子不好,陛下安排了宅子、派了御医给他调养身体,他能不能做事还不一定。
何况不过是一个寻常武将,更没多少人将他放在心上了。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张居正。
张居正马上就要回家了,他走了以后,大家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这个很关键。
朱翊钧看着手里面的拜辞奏疏,点点头说道:“送下去吧。”
闻言,张宏恭敬地点头,伸手将奏疏接了过去,脚步飞快地就向外走了出去。
这是张居正请求回家的奏疏,不能再拖了。距离张居正他父亲死已经过去半年多了,还在停灵,老家的人都等着张居正回去好给他父亲下葬。
这么长时间了,再不回去估计就该出事了。
朱翊钧也就没有做什么挽留的样子,这件事情没法做挽留。不过他还是加了码,把事情搞大了。
朱翊钧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筋骨,满意地向后面走了过去。
内阁当中。
大家都在办公,声音很低,气氛有些凝重。
所有人都知道张居正要走了,这个时候即便没有什么事,大家心里边也很忐忑。
外面响起了脚步声,所有人都抬头看着过去。
在这个时候,敢发出这么大声音的人足以引起大家的好奇心。
众人看过去,才发现来的人是张宏,他手里面捧着一份奏疏。
所有人都明白,张居正回家的奏疏批下来了。
“张公公。”张居正也看到了张宏,笑着站了起来。
两人最近一段时间相处的还不错。虽然张宏不是冯保,有些事情没法做,但有些还是很愿意配合的。
至少两人没有发生什么冲突,相处还算愉快。
张宏见到张居正之后,连忙躬身,脸色十分严肃,将手中的奏疏捧给了张居正说道:“阁老,您的拜辞奏疏,陛下已经批了。陛下还有几句话让我交代给阁老。”
闻言,张居正就要跪下。
张宏连忙伸出手搀扶了他,说道:“阁老不必如此。陛下特意交代过,阁老听着就是。”
“是。”张居正恭敬的答应了一声,躬身站着听着。
“陛下说,先生回乡葬父,朕不敢劝先生早归,只能为先生出行做些事情。朕已经命人为先生打造了一架轿子,可供先生赶路之用。”
当然了,并不是传说中的三十二人抬的轿子,而是一个普通的八人抬轿子。
不过,规制不一般,是亲王的规制,只是去掉了一些违规违制的装饰,算得上是朱翊钧亲自给张居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