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时机已到
  于是他们这才强行下令,在军中推行绑腿,当然在此之前,李琛已经让人摸索了很多种绑腿的打法,并且选择了一种最简单舒适的绑法,在军中统一推广。
  而且对于绑腿的绑法松紧也有要求,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则活动不便,还造成血流不畅,太松则会造成行军之中会松脱,这就需要当兵的自己摸索了,总之李琛的要求是步卒尽快适应绑腿,并且适应绑腿之后,各部进行一次长途拉练考验绑腿的实际效用。
  在六月的时候,李琛着令各地在夏收之后,囤积粮食,派员到汝南、颍川两地督查粮库的粮食储备情况,这时候有心人就感觉到气氛有那么一点点紧张的意味了。
  而且有商贾的车队,开始将其它地方的粮食,朝着汝南西部和颍川郡西南部运送,不过并不是军方的辎重部队负责运送粮食,而是一些商贾的车队在运送这些粮食。
  粮食被运到多个目的地之后,直接交给了当地的官府存储了起来,对外宣称本地粮食欠收,这些粮食乃是应付冬天赈济灾民之用,以防冬季的时候,南阳再次出现逃民潮,到时候来不及调运粮食。
  对这个官方的解释,倒是也没有多少人怀疑,因为今春的时候,确确实实南阳出现了严重的逃民潮,大批南阳的逃民逃入到豫州境内求活,当时也确实把豫州西部的各县搞得是措手不及,开仓放赈安抚流民,差点把几个县的储粮给吃了个精光,幸好李琛及时下令派人疏散这些南阳逃民到豫州内地安置屯田,这才缓解了豫州西部各县的压力。
  所以今年夏收之后,提前调粮到豫州西部各县,说是为了应付未来冬天可能出现的南阳逃民潮,这还真的是说得过去,故此也就没有引起袁术方面的紧张,倒是把袁术给气的够呛。
  南阳逃民潮事件,对他来说,是赤裸裸的打脸,让天下人得知之后,只会嘲讽他袁术乃是个无能之辈,治下百姓宁可抛家弃地,冒着被杀的风险,也要逃出袁术的治下,这只能说袁术是个蠢货,而且还是个只知道横征暴敛的蠢材。
  所以袁术对于春季发生的逃民潮事件深以为耻,但是却也没让他改变什么对民的政策,依旧是在南阳境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一是满足他私人的享乐,二是满足他扩充军队的需要。
  初平四年的南阳百姓,依旧还是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夏季收获的粮食,又一次基本上都被袁术给强行征走了。
  袁术在宛城之中,囤积了大批的粮秣,准备应对未来跟李琛的冲突,其实就是为了准备抱着脑袋躲在宛城之中挨揍,袁术根本就没想过,自己率军打到谯县去,把李琛的老窝给抄了。
  而且自初平四年春季之后,南阳境内就开始流传出了几首童谣,内容十分隐晦的骂袁术是个只知享乐的蠢货,而且还是一个暴徒,六月夏收的时候,南阳多地因为袁术强行征粮,出现了多起地方百姓不肯交粮,结伙跟官府对抗,打死征粮的官吏的事情。
  官府于是便派兵前去镇压,结果地方县城的县兵,却没把起来抗争的义军给镇压下去,反倒是屡屡在义军手中吃瘪。
  一时间南阳境内开始烽烟四起,出现了多支反抗袁术暴政的义军,一时间这些义军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滚雪球一般的壮大起来,开始围攻乡亭甚至是县城。
  袁术听闻之后,吓了一大跳,连忙派遣纪灵、雷薄以及张勋三人各自统兵前往南阳各地进讨叛军。
  七月的时候,袁术把宛城外的大军纷纷派了出去,开始到南阳各地进讨叛乱的义军,可是他却没有关注到豫州那边的情况。
  就在南阳各地烽烟四起之后,一支支李琛军,开始从豫州各地悄悄的向着颍川郡的昆阳和舞阳两地汇聚。
  而李琛这个时候,也不吭不哈的就悄悄的带着一众亲卫,在夜间偷偷的离开了谯县,日夜兼程赶往了昆阳。
  十日之后,李琛军在昆阳和舞阳一带完成了集结,汝南都尉赵云,颍川都尉姜远也各自领兵赶到了昆阳,和李琛合兵一处。
  李琛这次在昆阳和舞阳一带,一共集中起来了三万大军,其中两万常备军,一万颍川和汝南集结起来的乡兵,临时转职为正兵,主要作为辎重部队使用。
  其中常备军之中,包括了最精锐的虎豹骑和飞骑营,已经拥有三百辆弩车的强弩营,山地部队撼岳营等等,集结起来的大将有赵云、姜远、王雄、徐荣、文丑、张辽、李复、杨涉等一众大将。
  当李琛完成集结的时候,宛城方面传来了可靠的情报,袁术将聚集在宛城一带的大军大部分派了出去,由麾下的大将纪灵、张勋和雷薄统帅,赶往南阳各地进讨叛乱的义军。
  李琛将众将召集到了大帐之中,开始了他的布置。
  但是这一次负责军事调遣的却并不是李琛,而是荀攸!
  因为现在李琛在他手下,组建了一个以荀攸为首的参军组织,通俗一点其实就是和后世的参谋部的只能相仿。
  以荀彧和戏志才等人为首的谋士,带着一帮精明强干而且擅长动脑子的年轻参军,在李琛的授意之下,负责了制定这一次攻占南阳的作战行动计划。
  这也是李琛首次尝试,自身脱离战术层面制定,而将战术制定的权力移交给这些谋士们来负责制定。
  荀攸和戏志才跟着李琛时间也都不短了,这些年来跟着李琛也参与了多次大大小小的军事行动,业已积累起来了较为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所以现在已经拥有了制定作战计划的能力,另外李琛还在军中以及地方上选出了大约二三十个精明强干的年轻人,授他们为参军,随同李琛参谋军事。
  这些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曾经读过兵书,而且这方面也有些造诣,其中大部分还上过战场,体验过战场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