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薅羊毛?
李辰道:“前几天刚逼捐一万两白银,现在又薅羊毛?不太好吧?”
“什么薅羊毛?”李世民李辰的词语愣住了。
李辰尴尬一笑:“就是拔羊毛了!”
李世民一笑:“薅羊毛?这个词好!没办法,现在朕太穷了!只能从这些大臣手中收一点了!”
“而他们漏税,只要你有证据,他们理亏,不敢不交的!”
李辰沉思一下,忽然笑道:“父皇,儿臣去收税也可以,但收到的税银,四六分,如何?”
“什么?你还要分四成?”李世民一瞪眼睛。“朕本来就穷,四处用钱……”
“可是父皇,这可是得罪人的差事,上次孩儿带头捐钱,众人肯定都非常记恨了,这次再登门讨税?不是更引起众怒……”
李世民也觉得有理:“辰儿,三七分,你得三分,不能在多了,父皇现在都已经焦头烂额……”
“好。”
李辰也知道这是李世民的底线了,心里暗笑,能多薅一点,自然多薅一点了。
“朕给你派一个人,听你吩咐,马周如何?”
“可以,父皇安排吧!”
李辰回到府上,寻思着该怎么收税。
这时王健走进来禀报:“殿下,谏议大夫马周求见!”
李辰闻言,出了王府,马周正在门外等候,他见李辰出来的急忙上前见礼:“微臣参见秦王殿下!”
李辰点点头:“马周,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让那些朝臣交上税来?”
马周有些为难的皱眉:“殿下,现在关键问题是,我们没有他们少交税的证据,这不太好办呢!”
“的确啊!”
李辰一边说着,一边和马周向街上走去。
李辰突然回头冲着尉迟宝庆笑道:“宝庆,不知令尊吴国公,有没有少交税啊?”
尉迟宝庆一愣,顿时脸色憋得通红,吞吞吐吐道:“应该有吧?现在不论国公还是一群大臣,都是能少交就少交!属下以前在家时,还曾听过家父和别的叔伯议论,今年少交了多少贯钱呢……”
李辰不由得暗笑,尉迟宝庆这人,虽然憨厚,倒也直爽。
“那咱们就先去拜访吴国公!”
李辰几人转身向吴国公府上走去。
到了吴国公府上,尉迟宝庆急忙走上前带路:“殿下,马大夫,快里面请!”
他一见到马周,眉头微微一皱,他一个粗人,不太喜欢文臣,但还是笑脸相迎。
刚走进大门,迎面走来管家,那管家刚要行礼,他就急忙道:“快去禀报国公,秦王殿下驾到!”
管家急忙跑步回去。
李辰刚走进第二进庭院,只见黑色脸膛的尉迟恭快步走过来,施礼道:“臣尉迟恭……”
李辰摆摆手:“吴国公免礼!”
尉迟恭站起身,哈哈一笑:“殿下,老臣刚从城西军营回来,老臣和李靖将军亲自试乘那些上了马掌的战马,自从钉了马掌之后,纵横驰骋,更加无往不利!殿下聪颖无人可比,竟然能想到这个方法,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个难题!我们一干武将都对殿下佩服的五体投地!”
“为大唐出一点力,是我们每一个臣民应该做的事!更何况,本王还是皇子!”李辰微微一笑。
“吴国公,您可知,本王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尉迟恭有些迷惑,一边摇头,一边请李辰进大厅。
“吴国公,陛下命吾王与马大夫来向各位叔叔伯伯门收税!你也知道,现在朝廷一片凋敝,百废待兴,而偏又遇上蝗灾大旱,国库入不敷出,只能向各位臣工催税了!”
“收税?”
尉迟恭突然不着痕迹的狠狠瞪了儿子一眼。
尉迟宝庆吓得一缩脖子,低声道:“孩儿什么都没说!”
李辰微微一笑,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可是殿下,微臣每年都足额交税的!这个,殿下可以查账的!来人呐,把账本拿来!”
尉迟恭说着吩咐管家。
更快管家把账本拿来,李辰简单的翻了一下,放在一边,说道:“吴国公,你是交税,可是,你交得少啊!你有一片牧场,一座三品铜矿,还有一千顷上等良田,按照我们十五抽一的税,你一年最少应该交七千贯铜钱,可是,你每年都只交三千贯,这还没有算你这么多年,每年获利都几乎增加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只这十年,你至少也要补交四万贯铜钱,或者四万两白银,再加一万两罚息!吴国公,你一共需要交五万两银子,请尽快交到本王府上,逾期一天,还会有惩罚哟!”
尉迟恭目瞪口呆的望着李辰:“殿下,你莫非说笑吧?老臣怎么可能欠交这么多银两?”
心中却惊讶不已:秦王殿下怎么计算的这么清楚?
“去年、前年、五年前,老臣的牧场干旱,根本就没有喂养多少牛羊,可那几年,朝廷也没免税,老臣也足额上交了……”
李辰笑道:“你牧场只不过那几年干旱,但你别处的产业都获利几乎翻倍,抵上牧场的损失,还获利不菲,那几年你也没有多交不是?”
尉迟恭瞪眼看着李辰,正在想办法,找什么借口。
却见李辰嘿嘿一笑:“吴国公,你应该还记得,本王那个生平事迹善恶脸谱,只要想查你具体少交多少,一目了然,但本王不想……”
李辰的言外之意,我既然能查看你到底欠朝廷多少税银,自然更能够看到你究竟都做过什么一些劣迹。
尉迟恭一想到那天在朝堂上,几名大臣被善恶脸谱连连揭露真相,连魏征和程咬金都在脸谱上吃了大亏,挨了几十军棍。
他一想到这,不由得微微打了一个寒颤。
“遵殿下之命!微臣这就命人准备银两,交给殿下!”
“你命人抬到我府上就可以!”
李辰道。
“马周,你记上,吴国公补交税银,五万两!”
“是!”
马周急忙拿出笔纸,记上尉迟恭的大名。
这时,李辰忽然笑道:“吴国公,其实你第一个交的,是好事!”
“到时,本王会和父皇禀明,这笔钱不是你们补的税银,而是你们为了赈灾和天下百姓,纷纷慷慨解囊!”
“到时,会把你们的大名,刻在功德碑上,传遍天下!谁最先交的,交得越多,名字越靠前!”
“什么薅羊毛?”李世民李辰的词语愣住了。
李辰尴尬一笑:“就是拔羊毛了!”
李世民一笑:“薅羊毛?这个词好!没办法,现在朕太穷了!只能从这些大臣手中收一点了!”
“而他们漏税,只要你有证据,他们理亏,不敢不交的!”
李辰沉思一下,忽然笑道:“父皇,儿臣去收税也可以,但收到的税银,四六分,如何?”
“什么?你还要分四成?”李世民一瞪眼睛。“朕本来就穷,四处用钱……”
“可是父皇,这可是得罪人的差事,上次孩儿带头捐钱,众人肯定都非常记恨了,这次再登门讨税?不是更引起众怒……”
李世民也觉得有理:“辰儿,三七分,你得三分,不能在多了,父皇现在都已经焦头烂额……”
“好。”
李辰也知道这是李世民的底线了,心里暗笑,能多薅一点,自然多薅一点了。
“朕给你派一个人,听你吩咐,马周如何?”
“可以,父皇安排吧!”
李辰回到府上,寻思着该怎么收税。
这时王健走进来禀报:“殿下,谏议大夫马周求见!”
李辰闻言,出了王府,马周正在门外等候,他见李辰出来的急忙上前见礼:“微臣参见秦王殿下!”
李辰点点头:“马周,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让那些朝臣交上税来?”
马周有些为难的皱眉:“殿下,现在关键问题是,我们没有他们少交税的证据,这不太好办呢!”
“的确啊!”
李辰一边说着,一边和马周向街上走去。
李辰突然回头冲着尉迟宝庆笑道:“宝庆,不知令尊吴国公,有没有少交税啊?”
尉迟宝庆一愣,顿时脸色憋得通红,吞吞吐吐道:“应该有吧?现在不论国公还是一群大臣,都是能少交就少交!属下以前在家时,还曾听过家父和别的叔伯议论,今年少交了多少贯钱呢……”
李辰不由得暗笑,尉迟宝庆这人,虽然憨厚,倒也直爽。
“那咱们就先去拜访吴国公!”
李辰几人转身向吴国公府上走去。
到了吴国公府上,尉迟宝庆急忙走上前带路:“殿下,马大夫,快里面请!”
他一见到马周,眉头微微一皱,他一个粗人,不太喜欢文臣,但还是笑脸相迎。
刚走进大门,迎面走来管家,那管家刚要行礼,他就急忙道:“快去禀报国公,秦王殿下驾到!”
管家急忙跑步回去。
李辰刚走进第二进庭院,只见黑色脸膛的尉迟恭快步走过来,施礼道:“臣尉迟恭……”
李辰摆摆手:“吴国公免礼!”
尉迟恭站起身,哈哈一笑:“殿下,老臣刚从城西军营回来,老臣和李靖将军亲自试乘那些上了马掌的战马,自从钉了马掌之后,纵横驰骋,更加无往不利!殿下聪颖无人可比,竟然能想到这个方法,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个难题!我们一干武将都对殿下佩服的五体投地!”
“为大唐出一点力,是我们每一个臣民应该做的事!更何况,本王还是皇子!”李辰微微一笑。
“吴国公,您可知,本王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尉迟恭有些迷惑,一边摇头,一边请李辰进大厅。
“吴国公,陛下命吾王与马大夫来向各位叔叔伯伯门收税!你也知道,现在朝廷一片凋敝,百废待兴,而偏又遇上蝗灾大旱,国库入不敷出,只能向各位臣工催税了!”
“收税?”
尉迟恭突然不着痕迹的狠狠瞪了儿子一眼。
尉迟宝庆吓得一缩脖子,低声道:“孩儿什么都没说!”
李辰微微一笑,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可是殿下,微臣每年都足额交税的!这个,殿下可以查账的!来人呐,把账本拿来!”
尉迟恭说着吩咐管家。
更快管家把账本拿来,李辰简单的翻了一下,放在一边,说道:“吴国公,你是交税,可是,你交得少啊!你有一片牧场,一座三品铜矿,还有一千顷上等良田,按照我们十五抽一的税,你一年最少应该交七千贯铜钱,可是,你每年都只交三千贯,这还没有算你这么多年,每年获利都几乎增加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只这十年,你至少也要补交四万贯铜钱,或者四万两白银,再加一万两罚息!吴国公,你一共需要交五万两银子,请尽快交到本王府上,逾期一天,还会有惩罚哟!”
尉迟恭目瞪口呆的望着李辰:“殿下,你莫非说笑吧?老臣怎么可能欠交这么多银两?”
心中却惊讶不已:秦王殿下怎么计算的这么清楚?
“去年、前年、五年前,老臣的牧场干旱,根本就没有喂养多少牛羊,可那几年,朝廷也没免税,老臣也足额上交了……”
李辰笑道:“你牧场只不过那几年干旱,但你别处的产业都获利几乎翻倍,抵上牧场的损失,还获利不菲,那几年你也没有多交不是?”
尉迟恭瞪眼看着李辰,正在想办法,找什么借口。
却见李辰嘿嘿一笑:“吴国公,你应该还记得,本王那个生平事迹善恶脸谱,只要想查你具体少交多少,一目了然,但本王不想……”
李辰的言外之意,我既然能查看你到底欠朝廷多少税银,自然更能够看到你究竟都做过什么一些劣迹。
尉迟恭一想到那天在朝堂上,几名大臣被善恶脸谱连连揭露真相,连魏征和程咬金都在脸谱上吃了大亏,挨了几十军棍。
他一想到这,不由得微微打了一个寒颤。
“遵殿下之命!微臣这就命人准备银两,交给殿下!”
“你命人抬到我府上就可以!”
李辰道。
“马周,你记上,吴国公补交税银,五万两!”
“是!”
马周急忙拿出笔纸,记上尉迟恭的大名。
这时,李辰忽然笑道:“吴国公,其实你第一个交的,是好事!”
“到时,本王会和父皇禀明,这笔钱不是你们补的税银,而是你们为了赈灾和天下百姓,纷纷慷慨解囊!”
“到时,会把你们的大名,刻在功德碑上,传遍天下!谁最先交的,交得越多,名字越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