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只有一个幸存者
  随后冬冬带路,我们去了附近的报社,在一栋办公楼的三楼,办公室很大,应该是一家实力很强的报社。
  后来和他们的工作人员聊天我才知道他们还经营互联网媒体和自媒体,我在网上看到的关于车祸的报道,就是他们在网上发布的。
  当时他们已经快下班了,不过社长还是接待了我们,因为我们这边有一个他们的老顾客冬冬,冬冬已经找过他们三次了,都是花了重金登广告的。
  报社的社长是一个大胖子,大概五十多岁,已经秃顶了,我们进来的时候他正在办公室里喝咖啡。
  社长问冬冬这次是不是还想登广告,冬冬说这次不是的,想要打听一下上个月本市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
  我赶紧拿出了手机,并且打开了一个网页,正好就是这家报社刊登的新闻,上面还有这家报社的名字,也有记者的名字。
  社长看了看我的手机,告诉我们,这篇新闻报道正是他们的记者黄莉去采访的,而黄莉现在就在报社。
  冬冬非常高兴,让社长一定要帮我们这个忙,社长虽然有点不情愿,但也没拒绝我们,直接走到办公室的门口,喊了一嗓子,让黄莉来办公室一趟。
  那个叫黄莉的记者过走来之后,我打量了一下对方,是一个三十多岁的职场女性,穿着整齐,风格干练。
  社长对黄莉说道:“小莉,这些人要跟你打听一点事情,你知道什么就告诉他们什么吧。”
  说完那个社长就往办公室外面走,冬冬笑着对他说道:“谢谢社长。”
  社长没说话,头也没回,仅仅是摆了摆手,直接就走了出去。
  黄莉看着我们问道:“你们找我问什么?”
  我快速拿出了手机,并且让黄莉看了看网上的新闻报道,她看完之后,对我们微微点头:“对,是我出现场的,新闻稿也是我写的,有什么问题吗?”
  我赶紧说道:“是这样的,我们想要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我看新闻报道上也没写得太清楚。”
  黄莉对我们说:“那好,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那是本市的356路公交车,是往郊区瓦古镇去的一辆车,平时跑得都是长途线路,就在高速上跑,一般不在市区。”
  冬冬立即问道:“那好端端的,为什么那辆公交车会冲出护栏,掉进旁边的河里呢?”
  黄莉接着说道:“这件事我到现在都没搞明白,总之很邪门,不光是这辆公交车,半年前也是这个线路,同样的地点,还有一辆公交车掉进了河里,死了十多人。”
  我们好几个人都发出了“啊”的惊呼声,我心头一震,觉得这件事有蹊跷啊,也许美琪和冯天宏遇到的事情,其根本的源头就是来自于公交车发生的怪事。
  韩宇接着问道:“半年前那场交通事故是什么原因呢?”
  黄莉对我们说:“没有原因,就是意外而已。”
  我摇摇头并不认可黄莉的说法,短短半年内,就发生了两起一模一样的车祸,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公交车,而且都死了人,这绝对不寻常啊,并不像黄莉说的那样只是意外。
  但我也知道,现在我仅仅是猜测,并没有什么证据,还应该再深入了解一下这个事情。
  刘茜突然问道:“这位记者,我问你一下,上个月的车祸,难道一个幸存者都没有吗?”
  “有一个幸存者,是一个小男孩,大概十二岁左右吧,在医院抢救了一天这才抢救了过来,除了这个小男孩之外,其他人全都不幸罹难了,那一车差不多有三十人呢。”
  “黄大姐,你能把那个幸存者小孩家的地址给我们吗?”
  等冬冬问完之后,黄莉拿出了手机,翻看了一下,同时对我们说:“我看看的,我记得好像被我记在记事本里面了。”
  我寻思着,那一车的乘客,那么多人都淹死了,只有这个小男孩还活着,还真是命大呀,也许这个小男孩知道一些内幕呢。
  黄莉翻找了一会儿手机,然后对我们说道:“找到了,在北山路的一个小区,我现在把这个家庭住址给你们写在纸上吧。”
  黄莉的做事风格非常干练,话还没说完,就已经开始拿着笔在纸上写地址了,然后把那个地址撕了下来,并且递给了冬冬。
  我赶紧说道:“谢谢你,另外我还想知道一下,那个356路公交车隶属于哪家客运公司呢?”
  黄莉笑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个你也问对人了,我还特意去采访过那家客运公司呢,我知道地址,给你们写下来吧。”
  随后黄莉又拿起了桌子上的笔,然后在一张白纸上写了起来,很快就写完了,并且把写下的字撕了下来,然后递给了冬冬。
  我再次问道:“那半年前的那场交通事故,你还知道什么吗?”
  黄莉摇摇头:“那时候我没有去采访,只是听别人提过,所以什么都不知道,对了,你们可以去问那家客运公司,他们应该会知道半年前的车祸是怎么回事。”
  我们四个人都站了起来,冬冬还和黄莉握了握手,表达了感谢,我们走出了社长办公室,看到社长正在外面和几个同事在聊天。
  路过社长身边时,冬冬笑着跟他告别,同时也表达了感谢,社长也比较热情,还说要是登广告就来找他就行。
  我们离开了那家报社,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真是不虚此行啊,我们得到了这么多宝贵的信息。
  要想弄明白上个月的车祸,我们接下来应该去拜访一下唯一的幸存者那个小男孩,另外还要调查一下客运公司。
  我把接下来的行程跟大家说了,刘茜对我们说:“这么晚了,我们去了客运公司,他们应该就下班了,要不今晚去见见小男孩,明天白天再去客运公司。”
  我们几个人都点点头,觉得这么安排确实比较合理,所有人都没有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