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陶永安笑道:“你倒是心宽。”说罢负手拍着栏杆叹道:“如今朝堂初立,朕却不能如臂使指,真是枉为天子。”
陶蓉蓉上前,柔声劝道:“哥哥休要焦急,等过些时日,我相信哥哥定然能将朝堂完全掌控。”
“那是自然。”陶永安道,“朕的朝廷,自然要听朕的。”
兄妹两人一路说话一路沿着宫中长廊前行,前面忽地有人来报,说巧嫔正在前面赏花,见陛下前来,特过来觐见。
陶永安随口说了让她过来,侧身却见陶蓉蓉脸上不渝,不免笑道:“怎么,妹妹与巧嫔可有什么不渝?”
陶蓉蓉垂目,道:“虽说此言有插手哥哥宫中事务的嫌疑,只是……”她挥手屏退左右,压低声音对陶永安道:“哥哥,巧嫔独宠太久了。”陶永安眉头一跳,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说完这一句,巧嫔已经走过来,袅袅婷婷下拜:“嫔妾见过陛下,见过升平公主。”
陶永安挥手让她起身,笑道:“平日里难得见巧嫔你出来走走,今日天气晴好,你倒是也有了赏花的心思。”
巧嫔笑道:“陛下所言甚是。听说今日园中有一枝琼花盛开,美景难得一见,嫔妾十分欢喜,就过来看看。”
见她刻意地在细节上对陶永安露出诱惑之意,陶蓉蓉虽然不喜欢她的一些行为,倒也没有在此时留下来打扰的心思,略站了一会儿就告辞了。
出宫门的时候,一队车马与她擦肩而过。
然后,她就感觉到马车停了下来,有人在车外问:“可是升平公主车驾?”
挑开车帘看过去,陶蓉蓉看到荣国公洛成正立在马车前方,含笑看过来。
两人目光对视,她下意识就露出笑意来。
☆、第七章
“荣国公,好久不曾见了。”陶蓉蓉端坐在马车之上,对洛成这样笑道,“听说荣国公府上有昔年亲眷找上门来,如此,倒要祝荣国公多几个可以相互帮扶的亲人呢。”
洛成凝视她,今日她穿着银红色散花凤仙裙,上面披着织金锦的云肩,端坐在那里,仪态端方,却让人目不转睛。
洛成心中苦笑,这个目不转睛的,也就是自己了吧。一面这样想着,他一面心不在焉地答道:“那不过是招摇撞骗的骗子,如今已经被我赶出去并送交官府了。”
陶蓉蓉挑眉,笑道:“如此,倒是我唐突了。”说罢低头致歉,洛成连忙说无事,又道:“我从扬州回来,带回来一些有意思的小玩意,殿下若是不嫌弃,我送一些到公主府上?”
说罢,不等陶蓉蓉答话,他就已经飞快地躬身行礼,转身大步离开,姿态之急,倒好似有人在身后追着他一样。
陶蓉蓉身边的女侍不免笑了出来。
洛成对陶蓉蓉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过,陶蓉蓉身边这几个跟着她日子长了的女侍都已经知道。如今见他这般作态,对比起荣国公在朝中的名声,简直就是两个人一样。
荣国公在朝中可是出了名的冷面,加上做事认真一板一眼,不知道被多少人在背后暗骂过。但在升平公主面前,荣国公的冷面形象几乎从未维持住过。
洛成所说的礼物很快就被送了过来,可他所说的一些却是一大箱子,送进门来,都让陶蓉蓉吓了一跳。
看着里面装着的一些小姑娘家喜欢的小玩意儿,她不禁摇头一笑。自己已然不是那些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这些东西送过来,免不了被束之高阁了。不知道是什么人给洛成出的这么个主意,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正吩咐丫鬟们将东西都放到一旁去,就有人来报,林于氏上门来了。陶蓉蓉好奇地让人叫了她进来,却见林于氏一进门,就磕了一个头,悲声道:“还请公主殿下做主。”
陶蓉蓉仔细一问,方才知道,林长熙安定下来之后,就去学政那边问起自己在前朝的功名应该如何处置。他当年不算少年成名,在林家败落前,却也有举人的名头。
第一次去好好的,回来后说起,也说资料核实之后,就可以依旧领了举人的功名,直接参加下一次春闱。孰料第二次再去,却被告知他的资料找不到,若是他能提供当年自己举人的身份铭牌,倒是还可以帮着补上去,若是不能,就只能重头再来了。
林长熙原本也只是以为自己运气不好,结果过了几日,从书院同学口中得知,原来专门有人找那些前朝举人冒名顶替。如今正是秩序初建,这种事做起来比起太平时期方便得多。
其中有一人说起,赫然就是顶了林长熙的名头。
林长熙不忿去找学政分说,结果立时就被按了个扰乱秩序冲击衙门的名头,被丢进大牢里了。他的同学给林于氏报了信,林于氏方才得知,立刻就到公主府来求救了。
她这番话说下来,初时颤抖的身躯已经镇定下来,唯有声音中还有一丝悲切,眼中还带着泪水。一番话说罢,她抹去眼角泪水,对陶蓉蓉道:“本不该来打扰公主殿下,只是这件事,民妇也是求救无门,不得不来请公主殿下援手。”
陶蓉蓉皱眉不止,她对朝政上的事情并不算精通,可也听得出来,这件事中,林长熙是全然的受害者。
见林于氏双目悲切,她一叹,道:“朝堂之上的事情,我确实不懂。不过,这件事中,林……三哥并无过错。我会让人将林三哥先从大牢中放出来,至于举人之位,我却不敢保证。”
林于氏闻言抹了抹眼泪,轻声道:“民妇亦只求我儿能平安归来。”陶蓉蓉点头,派人送了她回去,一声轻叹,招了人去打了声招呼,让人放了林长熙出来。
陶蓉蓉不曾想,自己只是随手让人放了林长熙出来,居然就有人第二天就在朝堂上参了自己一本,说自己身为公主,不顾皇室女眷不可插手朝政的规矩,借用权势压人让人放人。
陶永安派人将消息告知陶蓉蓉,让她这些日子少出门的时候,陶蓉蓉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自己都没想着将林长熙的举人名头拿回来,只是让他们放了人,居然还有人敢颠倒黑白,当真当自己是个软柿子不成?
在屋里面坐了半个下午,伺候她的女侍都觉得心神不宁的时候,她终于出来了。从屋中出来的陶蓉蓉脸上是带着笑意的,可周身的冷冽却显示出她的心情并没有那么美好。
“秋心,铺纸磨墨,我要写个帖子。秋意,让人去叫大管事过来,过几日我要开个宴会。”一边说着,陶蓉蓉一边笑道,“既然不能出去,我只好请人到家中来聚了。”
升平公主的帖子随着各种小道消息飞往了京城中的各家。卫国侯夫人接到帖子之后,特意去问了自己的夫君,朝堂之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京城里的交际,总是与前朝息息相关的。
卫国侯将林长熙身上的事说了,摇头道:“这等避讳人的事,做了也该小心遮掩着。偏生他们却这般肆无忌惮,不过是站着陛下初登基,尚未开始选拔人才,依旧要仗着他们这些前朝旧臣罢了。”
卫国侯夫人闻言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原来如此。不过一些跳梁小丑罢了。这些投降的前朝旧臣,想来是对陛下的手段并不了解,否则,怎么会想着在这种事情上试探陛下。”
她伸手托腮,显出半分女儿家的慵懒情态,看得卫国侯心中一动。“况且,升平公主殿下,可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当年在秦王……”卫国侯夫人立刻停了下来,露出一丝懊恼之色。卫国侯大笑,伸手过去将她拉起,拥入怀中,道:“陛下不是那种不愿意听过去旧事的人,偶尔说起,陛下也不会在意。”
手指在卫国侯夫人脸颊上摩挲,他叹道:“其实,陛下天纵之资,当年就算不托身秦王旗下,也会在乱世中脱颖而出的。”卫国侯夫人脸颊微红,低声轻吟附和不止,让卫国侯又笑了起来。
京中如卫国侯夫人这般去打听发生了什么事的人不少,也有人在知道发生了什么之后,迟疑着到底要不要去赴约。这些犹豫不决的多为文臣家的夫人,她们自然要站在夫君的立场上来考虑事情。
自然,也有人在接到消息之后,就毫不犹豫地决定要去。
等到升平公主宴会那一日,朱雀大街早早地就马车来往不停。公主府的下人个个都忙碌了起来,将一位位夫人姑娘们送进园子中。
公主殿下邀请了十五位夫人,身份地位各不相同。虽说有人犹豫许久,最终也都是到了。
于是,陶蓉蓉满意地看到,自己邀请到的人,一个不差地都在自己面前落了座。加上她们带过来的人,也有三四十人错落地坐在园子里,叽叽喳喳颇为热闹。
送上茶水,陶蓉蓉就听一位夫人惊喜道:“这可是今年的社前的紫笋茶?听说今年天气凉寒,社前茶极为稀少,连宫中都不曾贡上,不曾想,公主这里居然有。”
立刻就有人奉承地说这茶果然吃起来不凡,端看这微紫的色泽,就不是凡品了。陶蓉蓉莞尔,笑道:“这是茶院子里送过来的,我倒是不曾知道,原来是紫笋。我不过是看它口味鲜醇,极为喜欢,故而让大家也尝一尝罢了。”
说着,对身后一人笑道:“既然众位夫人喜欢,你就上去,各位夫人送上新茶。”
那人躬身应是,缓步走出。立刻有人送上茶具茶叶,那人就取了茶叶,跪坐在地上,为夫人们表演起茶道来。
看那人手法娴熟姿态优美,夫人们虽然惊讶于她有些面生,但是却并不在意,只是略略将注意力分过去一点,就依旧继续着之前的话题,说起各种上好的享受来。倒是那些跟过来的姑娘们盯着沏茶人的动作,想从中学一些什么。
陶蓉蓉含笑听着,听其中一人夸奖自己身上的缠枝石榴纹的纱裙好看,也就顺势将话题接过来,说起衣物与首饰来。
一群人聊得热闹,那边沏茶人慢条斯理不紧不慢地将茶杯三洗三烫过后,终于将茶水倒出,放在红漆的托盘中,小心地让身边的丫鬟端起,开始向诸位夫人献茶。
随着她的步伐一步步走动,众位夫人中终于有人微微皱眉,笑道:“这位沏茶人,倒是有些眼熟。”
陶蓉蓉挑眉,放下手中白瓷的杯子,笑道:“是吗?”盈盈美目只是一转,就流露出无限风情。她伸出手对刚刚敬茶完的沏茶人招了招手,笑道:“吏部尚书夫人说见你有些眼熟呢。”
沏茶人连忙对吏部尚书夫人俯身行礼,口中道:“民妇向来在民间过日,并不曾与吏部尚书夫人打过照面。想来,是吏部尚书夫人认错了。”
那吏部尚书夫人听她这样说,反而不快起来,道:“不过是一个沏茶人,我又何必撒谎。你且前来,让我仔细看看。”
听她这样说,沏茶人为难看一眼陶蓉蓉,见她点头,才缓步走过去,在吏部尚书夫人面前站定,行礼不提。
众位夫人见那人行走之间身形步伐无一不好看,心中不免各自猜疑。卫国侯夫人向来心直口快,笑道:“我看这位行走之间极为雅致,想来也不是无名之人。”
陶蓉蓉挑眉,笑道:“是吗?可是这位到我府上的时候,却不曾说过自己昔年的辉煌。”她仿佛是漫不经心地说:“罢了,你们且尝尝这茶,若是当真喜欢,我今日倒有个彩头,让你们各自带些回去也未尝不可。”
喜茶的夫人立刻笑道:“原来公主殿下早就在这里等着我们了。”陶蓉蓉含笑瞥她一眼,素白如玉的手在桌案上点了点,道:“既然我请了你们来散心,也总要有些让你们觉得好玩的,才不虚此行。”
她扫了一眼显得紧绷起来的小姑娘们,笑道:“今日也不让姑娘们来显露才艺了,谁家的姑娘不是娇养着的,何苦来给你们这群人看。今儿,我倒要让姑娘们好好歇一歇。”
说罢,她莞尔一笑,拍手叫了好几个女人出来,笑道:“这是京中几位着名的女师,我今日都请了过来,让几位女师各展才艺,让小姑娘们都好好学学。”
小姑娘们立刻就被夫人们打发过去围观女师们了。这样的人虽然不是太上得台面,但是高门中与她们打交道的人也不少,自然是清楚,与她们来往一二也并无坏处。
那边开始叽叽喳喳时,那边吏部尚书夫人忽地拍手叫起来:“我说为何这么眼熟,你们来看看,这位夫人与国子监祭酒家的三孙媳妇是不是有些相似?”
“太仓令的三孙媳妇?”众位夫人的目光顿时投注了过去,一看之下,立刻就有人笑道:“确实有几分相似,只是国子监祭酒家的三孙媳妇是当初于氏的女儿,难道这位,也是于氏出身?”
陶蓉蓉含笑看了这边一眼,又转过了脸去。
这个沏茶人正是林于氏,国子监祭酒家的三孙媳妇说起来与也算是一门亲眷,只不过是远亲罢了。既然有人说出了于氏,那么,向来,林于氏见光的那一日,也不会远了。
正在此时,有一个小姑娘上前来,笑眯眯地对陶蓉蓉行礼,道:“见过升平公主殿下。”陶蓉蓉莞尔,道:“小姑娘们不是都去那边玩了吗?你怎么不去?”
那姑娘却是陶蓉蓉的熟人,卫国侯夫人的女儿江听云,今年只有十二三岁,但对着陶蓉蓉,却一点儿都不紧张,娇声道:“公主殿下说让我们去跟着女师学习,可女师们就算再出色,也不过是技艺出色,比不得跟着公主殿下见识多广。”
“你倒是跟你娘一个模样,都不怕人。”陶蓉蓉嗔怪看她一眼,让她在自己脚边坐下,问,“我有什么见识多广的,不过是比你多活了几年罢了。”
江听云笑眯眯的,悄声道:“今日公主殿下派人请人过来,其实不是为了聚一聚,殿下别有所图吧?”
陶蓉蓉莞尔,问:“为何这么说?”
“因为殿下以前也都是这样啊,很多事最开始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知道了,才知道,之前殿下就做了准备呢。”江听云说得笑眯眯的,“殿下才不会因为自己不能出门,而让别人过来玩呢。”
陶蓉蓉点了点江听云的眉心,道:“就你知道得多。”江听云笑微微的,见陶蓉蓉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说,转而说起自己到了京城之后认识的一些新朋友,仿佛将陶蓉蓉当做了一个可以相交的朋友一样絮絮叨叨。
陶蓉蓉听得漫不经心,等到所有人都走后,反而笑了起来。
这江听云倒是个厉害的,偏生还让人讨厌不起来,真是江山辈有人才出。
宴会之后不多时,陶蓉蓉就派人招了国子监祭酒家的三孙媳妇上门来,故作姿态地说了一番话,让她心中不安地回去了。这个时侯,林于氏才上了门去。
陶蓉蓉上前,柔声劝道:“哥哥休要焦急,等过些时日,我相信哥哥定然能将朝堂完全掌控。”
“那是自然。”陶永安道,“朕的朝廷,自然要听朕的。”
兄妹两人一路说话一路沿着宫中长廊前行,前面忽地有人来报,说巧嫔正在前面赏花,见陛下前来,特过来觐见。
陶永安随口说了让她过来,侧身却见陶蓉蓉脸上不渝,不免笑道:“怎么,妹妹与巧嫔可有什么不渝?”
陶蓉蓉垂目,道:“虽说此言有插手哥哥宫中事务的嫌疑,只是……”她挥手屏退左右,压低声音对陶永安道:“哥哥,巧嫔独宠太久了。”陶永安眉头一跳,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说完这一句,巧嫔已经走过来,袅袅婷婷下拜:“嫔妾见过陛下,见过升平公主。”
陶永安挥手让她起身,笑道:“平日里难得见巧嫔你出来走走,今日天气晴好,你倒是也有了赏花的心思。”
巧嫔笑道:“陛下所言甚是。听说今日园中有一枝琼花盛开,美景难得一见,嫔妾十分欢喜,就过来看看。”
见她刻意地在细节上对陶永安露出诱惑之意,陶蓉蓉虽然不喜欢她的一些行为,倒也没有在此时留下来打扰的心思,略站了一会儿就告辞了。
出宫门的时候,一队车马与她擦肩而过。
然后,她就感觉到马车停了下来,有人在车外问:“可是升平公主车驾?”
挑开车帘看过去,陶蓉蓉看到荣国公洛成正立在马车前方,含笑看过来。
两人目光对视,她下意识就露出笑意来。
☆、第七章
“荣国公,好久不曾见了。”陶蓉蓉端坐在马车之上,对洛成这样笑道,“听说荣国公府上有昔年亲眷找上门来,如此,倒要祝荣国公多几个可以相互帮扶的亲人呢。”
洛成凝视她,今日她穿着银红色散花凤仙裙,上面披着织金锦的云肩,端坐在那里,仪态端方,却让人目不转睛。
洛成心中苦笑,这个目不转睛的,也就是自己了吧。一面这样想着,他一面心不在焉地答道:“那不过是招摇撞骗的骗子,如今已经被我赶出去并送交官府了。”
陶蓉蓉挑眉,笑道:“如此,倒是我唐突了。”说罢低头致歉,洛成连忙说无事,又道:“我从扬州回来,带回来一些有意思的小玩意,殿下若是不嫌弃,我送一些到公主府上?”
说罢,不等陶蓉蓉答话,他就已经飞快地躬身行礼,转身大步离开,姿态之急,倒好似有人在身后追着他一样。
陶蓉蓉身边的女侍不免笑了出来。
洛成对陶蓉蓉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过,陶蓉蓉身边这几个跟着她日子长了的女侍都已经知道。如今见他这般作态,对比起荣国公在朝中的名声,简直就是两个人一样。
荣国公在朝中可是出了名的冷面,加上做事认真一板一眼,不知道被多少人在背后暗骂过。但在升平公主面前,荣国公的冷面形象几乎从未维持住过。
洛成所说的礼物很快就被送了过来,可他所说的一些却是一大箱子,送进门来,都让陶蓉蓉吓了一跳。
看着里面装着的一些小姑娘家喜欢的小玩意儿,她不禁摇头一笑。自己已然不是那些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这些东西送过来,免不了被束之高阁了。不知道是什么人给洛成出的这么个主意,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正吩咐丫鬟们将东西都放到一旁去,就有人来报,林于氏上门来了。陶蓉蓉好奇地让人叫了她进来,却见林于氏一进门,就磕了一个头,悲声道:“还请公主殿下做主。”
陶蓉蓉仔细一问,方才知道,林长熙安定下来之后,就去学政那边问起自己在前朝的功名应该如何处置。他当年不算少年成名,在林家败落前,却也有举人的名头。
第一次去好好的,回来后说起,也说资料核实之后,就可以依旧领了举人的功名,直接参加下一次春闱。孰料第二次再去,却被告知他的资料找不到,若是他能提供当年自己举人的身份铭牌,倒是还可以帮着补上去,若是不能,就只能重头再来了。
林长熙原本也只是以为自己运气不好,结果过了几日,从书院同学口中得知,原来专门有人找那些前朝举人冒名顶替。如今正是秩序初建,这种事做起来比起太平时期方便得多。
其中有一人说起,赫然就是顶了林长熙的名头。
林长熙不忿去找学政分说,结果立时就被按了个扰乱秩序冲击衙门的名头,被丢进大牢里了。他的同学给林于氏报了信,林于氏方才得知,立刻就到公主府来求救了。
她这番话说下来,初时颤抖的身躯已经镇定下来,唯有声音中还有一丝悲切,眼中还带着泪水。一番话说罢,她抹去眼角泪水,对陶蓉蓉道:“本不该来打扰公主殿下,只是这件事,民妇也是求救无门,不得不来请公主殿下援手。”
陶蓉蓉皱眉不止,她对朝政上的事情并不算精通,可也听得出来,这件事中,林长熙是全然的受害者。
见林于氏双目悲切,她一叹,道:“朝堂之上的事情,我确实不懂。不过,这件事中,林……三哥并无过错。我会让人将林三哥先从大牢中放出来,至于举人之位,我却不敢保证。”
林于氏闻言抹了抹眼泪,轻声道:“民妇亦只求我儿能平安归来。”陶蓉蓉点头,派人送了她回去,一声轻叹,招了人去打了声招呼,让人放了林长熙出来。
陶蓉蓉不曾想,自己只是随手让人放了林长熙出来,居然就有人第二天就在朝堂上参了自己一本,说自己身为公主,不顾皇室女眷不可插手朝政的规矩,借用权势压人让人放人。
陶永安派人将消息告知陶蓉蓉,让她这些日子少出门的时候,陶蓉蓉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自己都没想着将林长熙的举人名头拿回来,只是让他们放了人,居然还有人敢颠倒黑白,当真当自己是个软柿子不成?
在屋里面坐了半个下午,伺候她的女侍都觉得心神不宁的时候,她终于出来了。从屋中出来的陶蓉蓉脸上是带着笑意的,可周身的冷冽却显示出她的心情并没有那么美好。
“秋心,铺纸磨墨,我要写个帖子。秋意,让人去叫大管事过来,过几日我要开个宴会。”一边说着,陶蓉蓉一边笑道,“既然不能出去,我只好请人到家中来聚了。”
升平公主的帖子随着各种小道消息飞往了京城中的各家。卫国侯夫人接到帖子之后,特意去问了自己的夫君,朝堂之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京城里的交际,总是与前朝息息相关的。
卫国侯将林长熙身上的事说了,摇头道:“这等避讳人的事,做了也该小心遮掩着。偏生他们却这般肆无忌惮,不过是站着陛下初登基,尚未开始选拔人才,依旧要仗着他们这些前朝旧臣罢了。”
卫国侯夫人闻言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原来如此。不过一些跳梁小丑罢了。这些投降的前朝旧臣,想来是对陛下的手段并不了解,否则,怎么会想着在这种事情上试探陛下。”
她伸手托腮,显出半分女儿家的慵懒情态,看得卫国侯心中一动。“况且,升平公主殿下,可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当年在秦王……”卫国侯夫人立刻停了下来,露出一丝懊恼之色。卫国侯大笑,伸手过去将她拉起,拥入怀中,道:“陛下不是那种不愿意听过去旧事的人,偶尔说起,陛下也不会在意。”
手指在卫国侯夫人脸颊上摩挲,他叹道:“其实,陛下天纵之资,当年就算不托身秦王旗下,也会在乱世中脱颖而出的。”卫国侯夫人脸颊微红,低声轻吟附和不止,让卫国侯又笑了起来。
京中如卫国侯夫人这般去打听发生了什么事的人不少,也有人在知道发生了什么之后,迟疑着到底要不要去赴约。这些犹豫不决的多为文臣家的夫人,她们自然要站在夫君的立场上来考虑事情。
自然,也有人在接到消息之后,就毫不犹豫地决定要去。
等到升平公主宴会那一日,朱雀大街早早地就马车来往不停。公主府的下人个个都忙碌了起来,将一位位夫人姑娘们送进园子中。
公主殿下邀请了十五位夫人,身份地位各不相同。虽说有人犹豫许久,最终也都是到了。
于是,陶蓉蓉满意地看到,自己邀请到的人,一个不差地都在自己面前落了座。加上她们带过来的人,也有三四十人错落地坐在园子里,叽叽喳喳颇为热闹。
送上茶水,陶蓉蓉就听一位夫人惊喜道:“这可是今年的社前的紫笋茶?听说今年天气凉寒,社前茶极为稀少,连宫中都不曾贡上,不曾想,公主这里居然有。”
立刻就有人奉承地说这茶果然吃起来不凡,端看这微紫的色泽,就不是凡品了。陶蓉蓉莞尔,笑道:“这是茶院子里送过来的,我倒是不曾知道,原来是紫笋。我不过是看它口味鲜醇,极为喜欢,故而让大家也尝一尝罢了。”
说着,对身后一人笑道:“既然众位夫人喜欢,你就上去,各位夫人送上新茶。”
那人躬身应是,缓步走出。立刻有人送上茶具茶叶,那人就取了茶叶,跪坐在地上,为夫人们表演起茶道来。
看那人手法娴熟姿态优美,夫人们虽然惊讶于她有些面生,但是却并不在意,只是略略将注意力分过去一点,就依旧继续着之前的话题,说起各种上好的享受来。倒是那些跟过来的姑娘们盯着沏茶人的动作,想从中学一些什么。
陶蓉蓉含笑听着,听其中一人夸奖自己身上的缠枝石榴纹的纱裙好看,也就顺势将话题接过来,说起衣物与首饰来。
一群人聊得热闹,那边沏茶人慢条斯理不紧不慢地将茶杯三洗三烫过后,终于将茶水倒出,放在红漆的托盘中,小心地让身边的丫鬟端起,开始向诸位夫人献茶。
随着她的步伐一步步走动,众位夫人中终于有人微微皱眉,笑道:“这位沏茶人,倒是有些眼熟。”
陶蓉蓉挑眉,放下手中白瓷的杯子,笑道:“是吗?”盈盈美目只是一转,就流露出无限风情。她伸出手对刚刚敬茶完的沏茶人招了招手,笑道:“吏部尚书夫人说见你有些眼熟呢。”
沏茶人连忙对吏部尚书夫人俯身行礼,口中道:“民妇向来在民间过日,并不曾与吏部尚书夫人打过照面。想来,是吏部尚书夫人认错了。”
那吏部尚书夫人听她这样说,反而不快起来,道:“不过是一个沏茶人,我又何必撒谎。你且前来,让我仔细看看。”
听她这样说,沏茶人为难看一眼陶蓉蓉,见她点头,才缓步走过去,在吏部尚书夫人面前站定,行礼不提。
众位夫人见那人行走之间身形步伐无一不好看,心中不免各自猜疑。卫国侯夫人向来心直口快,笑道:“我看这位行走之间极为雅致,想来也不是无名之人。”
陶蓉蓉挑眉,笑道:“是吗?可是这位到我府上的时候,却不曾说过自己昔年的辉煌。”她仿佛是漫不经心地说:“罢了,你们且尝尝这茶,若是当真喜欢,我今日倒有个彩头,让你们各自带些回去也未尝不可。”
喜茶的夫人立刻笑道:“原来公主殿下早就在这里等着我们了。”陶蓉蓉含笑瞥她一眼,素白如玉的手在桌案上点了点,道:“既然我请了你们来散心,也总要有些让你们觉得好玩的,才不虚此行。”
她扫了一眼显得紧绷起来的小姑娘们,笑道:“今日也不让姑娘们来显露才艺了,谁家的姑娘不是娇养着的,何苦来给你们这群人看。今儿,我倒要让姑娘们好好歇一歇。”
说罢,她莞尔一笑,拍手叫了好几个女人出来,笑道:“这是京中几位着名的女师,我今日都请了过来,让几位女师各展才艺,让小姑娘们都好好学学。”
小姑娘们立刻就被夫人们打发过去围观女师们了。这样的人虽然不是太上得台面,但是高门中与她们打交道的人也不少,自然是清楚,与她们来往一二也并无坏处。
那边开始叽叽喳喳时,那边吏部尚书夫人忽地拍手叫起来:“我说为何这么眼熟,你们来看看,这位夫人与国子监祭酒家的三孙媳妇是不是有些相似?”
“太仓令的三孙媳妇?”众位夫人的目光顿时投注了过去,一看之下,立刻就有人笑道:“确实有几分相似,只是国子监祭酒家的三孙媳妇是当初于氏的女儿,难道这位,也是于氏出身?”
陶蓉蓉含笑看了这边一眼,又转过了脸去。
这个沏茶人正是林于氏,国子监祭酒家的三孙媳妇说起来与也算是一门亲眷,只不过是远亲罢了。既然有人说出了于氏,那么,向来,林于氏见光的那一日,也不会远了。
正在此时,有一个小姑娘上前来,笑眯眯地对陶蓉蓉行礼,道:“见过升平公主殿下。”陶蓉蓉莞尔,道:“小姑娘们不是都去那边玩了吗?你怎么不去?”
那姑娘却是陶蓉蓉的熟人,卫国侯夫人的女儿江听云,今年只有十二三岁,但对着陶蓉蓉,却一点儿都不紧张,娇声道:“公主殿下说让我们去跟着女师学习,可女师们就算再出色,也不过是技艺出色,比不得跟着公主殿下见识多广。”
“你倒是跟你娘一个模样,都不怕人。”陶蓉蓉嗔怪看她一眼,让她在自己脚边坐下,问,“我有什么见识多广的,不过是比你多活了几年罢了。”
江听云笑眯眯的,悄声道:“今日公主殿下派人请人过来,其实不是为了聚一聚,殿下别有所图吧?”
陶蓉蓉莞尔,问:“为何这么说?”
“因为殿下以前也都是这样啊,很多事最开始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知道了,才知道,之前殿下就做了准备呢。”江听云说得笑眯眯的,“殿下才不会因为自己不能出门,而让别人过来玩呢。”
陶蓉蓉点了点江听云的眉心,道:“就你知道得多。”江听云笑微微的,见陶蓉蓉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说,转而说起自己到了京城之后认识的一些新朋友,仿佛将陶蓉蓉当做了一个可以相交的朋友一样絮絮叨叨。
陶蓉蓉听得漫不经心,等到所有人都走后,反而笑了起来。
这江听云倒是个厉害的,偏生还让人讨厌不起来,真是江山辈有人才出。
宴会之后不多时,陶蓉蓉就派人招了国子监祭酒家的三孙媳妇上门来,故作姿态地说了一番话,让她心中不安地回去了。这个时侯,林于氏才上了门去。